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州市妇联开展“巾帼暖人心 法爱润万家”心理健康关爱暨反诈禁毒宣传教育活动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12日电 近日,福州市妇联联合鼓楼区思儿亭社区、福州市阳光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巾帼暖人心 法爱润万家”心理健康关爱暨反诈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近40名妇女、儿童及家庭成员齐聚一堂,在趣味互动中破解电子产品使用难题,在生动宣讲中筑牢反诈禁毒安全防线,将心理健康关爱和法治平安自护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亲子沙龙破壁垒,数字时代共成长

  “妈妈,我用平板不是为了玩,其实是想查学习资料!”活动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字身份猜猜猜”互动正在进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福州市阳光天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陈素敏带领亲子家庭开启“破冰之旅”,家长与孩子分别写下对方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与诉求,随机抽取分享时,不少家庭道出了藏在心底的“小矛盾”。

  在“数字盲盒清单”环节,长时间刷短视频、睡前玩手机、用电子产品学习等场景卡片被逐一抽取,亲子家庭围坐讨论,从“对立”走向“共情”。“以前总觉得孩子玩手机就是浪费时间,今天才知道他会用手机查科普视频。”市民林女士拿着与孩子共同填写的“数字使用契约”感慨道。

  陈素敏老师在沙龙中强调:“解决电子产品引发的亲子矛盾,关键不在于‘禁止’,而在于‘引导’。高质量的陪伴能让孩子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这比强制限制更有效。”活动还为亲子家庭科普了电子产品安全使用技巧,如护眼设置、内容过滤功能操作等,让科学理念落地为实用方法。

  反诈禁毒强意识,法治平安入人心

  “如果有人冒充游戏客服说能免费充值,大家该怎么办?”“这种看起来像‘奶茶粉’的东西,其实可能是新型毒品!”……在反诈和禁毒的宣教环节,生动的案例视频与互动问答让现场气氛热烈起来。针对妇女儿童群体易受侵害的特点,活动选取游戏充值诈骗、冒充亲友诈骗等典型案例,通过视频展示诈骗分子的常用手段。主持人还结合案例提问,亲子家庭踊跃抢答。“要先核实对方身份,不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来自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的李同学快速说出答案,获得了反诈主题小礼品。在禁毒宣传环节,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让家长们格外警惕,“以后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能随便吃别人给的东西。”市民张先生认真记录着禁毒知识手册上的要点。

  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还通过电话回访收集家庭反馈,98%的参与家庭表示收获满满,活动不仅帮家长们学到了亲子沟通技巧,还提升了家庭成员的平安自护意识。下阶段,福州市妇联将联合社区与社会组织,持续延伸服务触角,为建设平安福州贡献巾帼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