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5日电 清晨,阳光洒在蜿蜒的钢轨上,一抹藏蓝身影,早已踏露而行,他是厦门铁路公安处龙岩站派出所铁山洋警务区民警唐海峰。如同一颗坚韧的“道钉”,将自己牢牢铆在铁轨旁,用脚步丈量平安,以奉献诠释初心。
唐海峰,男,56岁,现任厦门铁路公安处龙岩站派出所四级高级警长,自1988年入警以来,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获得个人嘉奖2次。
“从穿上警服那天起,我就想着把辖区守好,把群众护好。”唐海峰说道。

学无止境,“追新”与“传薪”
“时代变了,本事也得跟着长。” 这是唐海峰常挂在嘴边的话,面对智慧警务的浪潮,这位老民警展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他的办公桌上,常年摆着卷边的业务书籍,并主动向新警“拜师”,从警务终端应用到数据分析,他靠着“笨功夫”,熟练运用平台开展巡查,今年以来,依托警务智能系统,提前发现并处置预警13起,让科技为传统巡防插上“翅膀”,唐海峰在“追新”的同时,更加注重“传薪”,他毫无保留地将积累,36年的工作经验总结成,“群众沟通三心法”、“宣教十要点”等干货内容手把手传授新警巡线知识、心贴心讲解矛盾调解技巧。“唐叔尽心的‘传帮带’,是我从警路上珍贵的财富。”这是新警胡元明对他的评价,也是他“学无止境、授人以渔”的真实写照。

守土有责,线路上的 “活地图”
“线路民警的看家本领,就是‘底数清、情况明’。” 唐海峰常常强调。谁家养了几头牛,哪个涵洞易积水……日复一日的坚守,让他对72公里线路了如指掌,同事们称他是“活地图”,群众则视他为“贴心人”。“只要我在岗一天,就要让这72公里平平安安。”这句朴实的承诺背后却付出了巨大努力,从铁山洋警务区驻站以来,他的足迹遍布每一处。唐海峰根据季节变化、沿线地理环境和人群特点,总结出一套“分时分区分类”工作法,巡线更高效、防控更精准,今年来,已督改重点部位9次,开展安全知识宣传23场次,覆盖沿线学生、村民铁路内部职工等1.6万余人次,辖区线路连续多年实现安全目标。

为民有爱,“暖心”与“坚守”
“我是党员,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有着29年党龄的唐海峰,始终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今年2月唐海峰巡线至漳龙线某段,发现独居的陈老太摔倒在护坡旁且左腿被划伤,他立即组织人力将老人送医。得知老人生活清苦、营养不良,他便记在了心里,从那天起他巡线途中多了一个“站点”,路过陈老太家,他总“顺便”捎去热饭、修理水电,分享自己家里种的水果。“唐警官比亲人还亲!”陈老太的孙子在电话里哽咽着感谢道,“基层警务驻站工作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但只要一天穿着警服,就要踏踏实实为老百姓做些事。”这样的小事在唐海峰的工作中很常见,今年以来唐海峰已累计帮扶群众35人次,调解纠纷12起,制止烧荒2次。
山峦无声,铁轨为证,即便临近退休,唐海峰依然早出晚归,以脚步守护平安,以真情温暖民心,用半生时光诠释,何为“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