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3日电(林永传)在营商文明建设过程中,厦门市积极引导企业将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理念融入发展战略,着力构建城市文明建设与企业ESG实践“需求双向对接、发展双向赋能、内涵双向提升”的创新机制。一批以文明经营为本、勇担社会责任的企业崭露头角,成为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ESG,即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al)与治理(Governance)三大维度,2004年在联合国全球契约计划中首次正式提出,如今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标尺。它不只关注企业的经济表现,更着眼于其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与治理结构等方面的综合贡献,推动企业从“利润导向”迈向“价值共创”。
今年,厦门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厦门市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标志着厦门在探索营商文明建设的道路上迈出系统性一步,也为“厦门实践”注入了新内涵。
国有企业,是厦门ESG实践的先行者。作为文旅领域的国有主力军,厦门文化旅游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立足文旅体全产业链,积极服务城市文明建设,引领产业向高质量迈进。

其旗下厦门旅游集团,凭借专业优势与渠道资源,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旅游与产品创新,联合社会资本构建起多元参与、多态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厦门体育集团则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围绕赛事经济、民生服务、区域协同与城市保障,构建融合共建体系,并以“零废弃办赛”为目标,打造体育赛事的绿色标杆;厦门科技馆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为己任,通过沉浸式科普、创新课程与“科普+文明”生态构建,搭建起科学与文明的桥梁,为城市文明画卷添上一抹科技亮色。
在厦门深耕三十余年的台资企业——东亚机械,以诚信为基石,实现合规运营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该公司连续获评同安区“纳税特大户”,依托60项实用新型专利与核心型线技术,不断推动产品升级。同时,企业秉持“源于社会,回馈社会”的理念,慈善投入累计超672万元,覆盖教育、扶贫、应急等多领域,并以“大家庭”文化凝聚近千名员工,营造出充满温度的企业港湾。

高端女装企业欣贺集团,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企业使命的重要一环。从捐赠服装、帮扶困难群体,到资助贫困学子、支持乡村振兴技能培训;从连续九年组织员工无偿献血,到成立爱“欣”志愿服务队开展多样志愿活动——欣贺以切实行动传递品牌温度。企业内部也注重人文关怀,通过技能竞赛、“谈心谈话”、困难慰问等形式,持续提升员工的归属感与专业素养。
作为福建省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单位,鲁班源集团深信:诚信与文明,是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集团恪守“做一项工程,留一块品牌”理念,严控质量与安全,合同履约率始终保持100%,优良工程比例达60%。自觉维护行业秩序,远离恶性竞争与商业贿赂,使其获“厦门市文明单位”“福建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AAA级信用企业”等荣誉。
同安区营商文明试点企业——厦门市蒙泰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同样以诚信为生命线,以公益为纽带,展现新时代企业的文明风采。公司严格执行国际标准,实现从原料到售后全链条精细管控;设立健康关怀基金、强化员工培训,全面提升团队幸福感;并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助力同安营商文明与区域协同发展。

ESG如笔,落墨成章。在厦门这片重视可持续发展与文明共融的沃土上,企业正以责任为根、以创新为叶,共同绘制出一幅活力涌动、向善而行的营商图景,为厦门市营商文明、城市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