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2日电(欧阳燎原)近日,连江法院官坂法庭将调解现场“搬”进了官坂镇综治中心,携手县人大代表林雪花与新任“公道人”调解员蓝祖添,成功化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让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重拾往日情谊,以柔性司法为基层和谐注入一抹温暖的亮色。
这起纠纷的双方当事人,曾是一对邻里皆知、情同手足的“发小”。2011年,因经营所需,被告向原告借款10万元,并承诺手头宽裕后便会归还。然而十余年光阴荏苒,借款始终未还,曾经的信任逐渐被猜忌取代,无话不谈的挚友,变成了见面绕道走的“陌生人”,催款信息甚至只能通过被告的弟弟转达。无奈之下,原告选择诉至法院,一对昔日好友,险些对簿公堂。
考虑到两人之间特殊的情感纽带,官坂法庭特意邀请县人大代表林雪花与“公道人”调解员蓝祖添共同参与调解,搭建起一座化解矛盾的“连心桥”。人大代表身为当地村干部,熟悉民情,以“乡邻信任”为钥匙,轻轻叩开双方的心扉;“公道人”调解员扎根乡土,懂人情、通情理,自带一股“接地气”的亲和力;法官则以专业法律知识,为调解奠定坚实的法理基础。三方协同,优势互补,形成化解纠纷的强大合力,力求在理清债务的同时,最大程度留住这份珍贵的发小情谊。
调解现场,没有严肃的对峙,只有耐心的倾听与真诚的沟通。“公道人”调解员用方言拉近距离,以“发小情”唤醒心底的柔软,融化对立的坚冰;人大代表结合基层工作经验,从“邻里和睦”角度出发,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体谅彼此的难处;承办法官则精准阐释法律规定,让沟通始终建立在“明法”的基础上,推动双方敞开心扉,坦诚交流。
在三方的共同努力下,原本各执一词的当事人渐渐放下心防。借款人主动说明当前经济状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还款计划;出借人也表示理解,同意适当放宽还款期限。最终,双方当场签订调解协议,握手言和,往日的嫌隙在真诚交流中烟消云散,发小情谊悄然回暖。
此次联合调解,不仅高效解决了纠纷,更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温度。下一步,连江法院将继续深化联合调解机制,充分发挥综治中心作用,加强与代表委员的联络,扩大“公道人”调解员选聘范围,推动更多纠纷在前端得到高效化解,减轻群众诉累,守护邻里和谐、乡土温情,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更持久的司法暖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