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第二届全国高校数智思政学术研讨会在厦大召开

  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19日(肖敏 王斯羽 江春萍)18日,第二届全国高校数智思政学术研讨会“数智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实践”在厦门大学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以及权威期刊报纸编辑部的160余名专家学者与会。

  厦门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林东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院长冯刚出席会议并作开幕式主旨报告。开幕式由厦门大学党委原副书记、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进功主持。

  林东伟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智技术正深刻改变高等教育形态,也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他强调,推动数智技术与思政课深度融合,是新时代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与吸引力的必然要求。

  厦门大学近年来持续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构建“专题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推动慕课、微课、云课堂等数智化教学形态发展,建设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打造“行见八闽”等实践品牌,积极推动思政课在数智时代的转型与升级。林东伟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与全国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智时代思政课改革路径,共推高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冯刚以“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数智化能力”为题作主旨报告。他表示,数智时代的思政教育应紧密结合现实生活,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与自我。面对算法偏见带来的“信息茧房”与价值观碎片化、技术座架对教育主体性的冲击、虚拟交互带来的师生情感联结弱化以及AI代劳引发的思维惰性等挑战,他强调要善用新技术丰富课堂,同时坚持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不可替代。他提出要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坚持思政课改革创新“八个相统一”指导原则,充分发挥“七个育人”功能,推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研讨会设“数智时代思政课建设”“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政教育”和“教育强国背景下思政引领力”三个分论坛以及圆桌论坛,与会专家围绕具体议题展开深入的研讨。

  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思想道德建设专业委员会、北京科技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院、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厦门大学)和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教学与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思想教育研究》《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协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