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电商“新引擎”激活县域经济“一池春水”——屏南县做强农村电商赋能乡村振兴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26日电 一根网线,连通全国。电商新模式成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重要媒介,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业态。

  近年来,屏南县紧抓电商时代“风口”,以创建“国家级电子商务先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立足高山生态优势,聚焦高山果蔬、高山食用菌等特色农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打造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区域电商直播产业链,在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农民就业增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如今,屏南共有注册电商企业3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过亿元企业2家、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15家,11家企业入统限上商贸企业。2024年,全县电商网络零售额9.2亿元,同比增长6%。

  精准施策

  落实“三个一”举措

  建立一支精锐服务队伍。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工信、市场监管、税务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并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电商服务中心(正科级事业单位),负责全县电商工作的统筹谋划、综合协调等,保障电商工作有序开展。

  推出一批创新政策举措。印发《屏南县扶持电子商务发展若干措施》(即“电商九条”),从企业发展、农产品标准化规范化、农产品上行、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企业设立直播间、培育网红达人等9个方面出台措施。推行场租“三免两减半”,即对进驻县电商产业园的电商企业实行场地租金前三年全免、后两年减半的政策,2023年全县减免场地租金近90万元,帮助节约水电、宽带等费用20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强了企业内生动力。

  搭建一流服务保障平台。针对电商企业分布零散、运营成本较高等问题,通过构建“三园”(即电商产业园、辰颐严选电商产业园、快递产业园)“两平台”(即产业集聚平台、物流服务平台),为电商企业提供保姆式管理个性化服务,切实增强集聚效应,助力园内电商企业加快从初创型向规模型发展。目前,两个产业园共有电商企业37家、直播间23个。

  创新驱动

  构建“三引”机制

  强化招商,实现优质企业“引智”。每年组织赴上海、福州、厦门等地招商,主动对接阿里巴巴、抖音、微信视频号等平台争取达成合作项目。引进览持网络科技公司、鲜珥家(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优质电商企业。

  强化保障,实现因地制宜“引才”。采用“外部引进一批、本土孵化一批、存量提升一批、传统企业触网一批”的多元化措施,发展综合性电商主体。同时,通过引导电商主体按市场需求和文创特色选择产品,专班指导企业注册入库、入统等,严厉打击虚假宣传、售假售劣等行为,逐步引来一批投身电商产业的优质人才。

  强化培训,实现本土人才“引技”。屏南县将“短视频+直播”人才培训作为电商工作重点,县财政设立电商人才专项培训经费,聘请零一电商等行业知名、经验丰富的“高人”团队授课,提高本土人才“带货”技能。截至目前,共举办电商培训80多期,累计培训学员11000多人次,先后培养出“小田姑娘、杨美丽、潘漂亮、包菇婆”等一批电商销售额千万甚至上亿的网红主播、电商达人等。

  重点突破

  强化“三个推进”

  推进新业培育与旧业转型相结合,实现农业兴。借助直播电商发展势头猛、带货能力强的特点,拓宽了菌菇、水果等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有效推动传统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同时,通过电商培训,实现本土农民、农场主向“网红”“达人”的华丽转变,既激发基层群众就业创业的激情,又极大提高基层群众的文化自信。以菌菇为拳头产品的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9亿元,推动芙蓉李、桂圆干、脐橙、蜂蜜等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2亿多元。

  推进“一统多分销”模式,实现品质优。针对中小电商企业普遍无SC资质的问题,采取无SC资质的企业、农村主播向有SC资质的鲜珥家(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拿货销售赚佣金的办法,加强企业资质控制,形成鲜珥家(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统一品控、其他企业分销的格局;待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再申请SC认证,确保电商产品品质过硬,提升了农产品的标准化水平。2023年,鲜珥家(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产品日订单量平均3万单,年销售额达3亿元,辐射带动农户6000多户。

  推进多形式宣传推广模式,实现名声响。通过举办电商农产品全网推广节暨屏南芙蓉李推介会、组队参加各类电商赛事等,让鼓励创新、电商创业蔚然成风。抖音平台先后组织200多家农业企业来屏取经;微信与腾讯研究院在屏南举办“在县经济”视频号培训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