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11日电(叶建隆 李宁伟 颜园金)9月11日,福州市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特聘专家团启动仪式暨技术供需对接会在连江县举办。本次活动以柔性引才用才为核心,旨在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信息链深度融合,助力水产品加工产业由“产量领先”向“价值领先”转型升级,为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为破解传统产学研合作中“单点对接、零散协作”的瓶颈,在市委人才办指导下,连江在全市率先组建产业特聘团,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朱蓓薇担任团长,汇聚来自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台湾海洋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大连工业大学、集美大学等高校的15位顶尖学者,覆盖种苗育种、生态养殖到精深加工、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环节,实现智力资源的高位嫁接,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点状分散”向“网状协同”转变。
专家团队与连江产业需求高度契合。例如,厦门大学柯才焕教授团队培育的耐高温鲍鱼新品种“福海1号”,可有效应对本地鲍鱼度夏难题。会上,连江县人民政府与大连工业大学校地合作签约仪式。连江县作为全国水产重镇,产业基础雄厚;大连工业大学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学术科研实力享誉全国。此次签约,将搭建起一座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桥梁,为连江乃至整个福州的水产业注入最前沿的科技动力和创新活力。

朱蓓薇院士表示:“产业特聘团将在会后开展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深入重点水产企业、养殖基地和加工园区,一线诊断产业发展痛点,为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她强调,产业特聘团将充分发挥科研优势,聚焦关键技术瓶颈,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全力打造“产才融合”新范式。为充分发挥专家团队的智慧,产业特聘团还将打破地域限制,辐射至全市其他有需求的县(市)区企业,切实为我市产业升级与难题破解注入强劲动能。
为保障产业特聘团高效运作,吸引更多专家学者扎根连江,当地推出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配套激励政策,对入选各级重大科技计划的项目给予额外支持,设立人才引荐奖励,并将揭榜专家纳入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提供全方位保障,真正实现“筑巢引凤”。
“连江将以专家团成立为契机,实施‘产学研用金’联动发展模式,持续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连江县委书记高双成表示,“组建特聘专家团旨在破解本县水产品精深加工领域的创新瓶颈、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此基础上,连江县推出“揭榜挂帅”机制,采用“企业出题、专家解题、政府助题”模式,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企业技术需求榜单,推动科研与产业深度融合。此次发布的十项技术需求涵盖南极磷虾高值化利用、鲍鱼副产品深加工、预制菜开发等前沿领域,全部源自本土企业实际技术瓶颈。

同期发布的“水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一张图”,集成全县118家企业资源,构建产业底盘、智脑矩阵与服务闭环三大模块,实现全产业链可视化管理和精准研判。“产业底盘”通过绘制从育苗育种到冷链物流的全链图谱,精准梳理人才需求,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智脑矩阵”模块突出展示专家团队结构与研究方向,强化高层次人才与产业一线的互动对接;“服务闭环”模块则通过人才专员在线服务、政策一窗通达、配套设施落图等机制,为专家和企业提供全周期保障。这一平台不仅搭建了企业与专家的对接桥梁,也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助力连江打造“海洋经济智慧治理示范区”。
据了解,连江已构建“育苗—养殖—加工—流通”的水产全产业链,渔业产值突破302亿元。此次大会成功搭建“专家智库+揭榜挂帅+数字平台”三大支柱,通过一支顶尖团队、一张产业云图、一套创新机制、一个协同范式、一项战略签约的“五个一”创新举措,为连江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开辟新路径,也为“海上福州”建设注入新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