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专访艺术家“一只脏猴”:用动物“嘴替”传递温暖力量

  东南网8月20日讯(本网记者 李霖 实习生 骆妍妤)“请一定要开心呀”“总有一天会发财”……最近,厦门宝龙一城与地铁岭兜站的连接通道,被一幅幅充满治愈感、洋溢着生命力的画作“占领”,这些作品均出自艺术家“一只脏猴”之手。

个展现场(受访者供图)
个展现场(受访者供图)

  “一只脏猴”是一位活跃在插画、平面设计、艺术出版领域的插画师与视觉艺术家,她善于运用简洁的线条、明快的色彩、丰富的动物形象诠释观点、传递情绪、表达艺术。其代表作《Special Farting Guide》《伤心小狗》《偷懒特攻队》等深受大众喜爱。

  动物充当“嘴替” 用画作温暖“打工人”

  今年6月底,“make a wish”一只脏猴个展登“鹭”。除了位于厦门宝龙艺术中心的主展区,主办方还在地铁与商场的连接通道设置艺术衍生空间,将展览搬到了“通勤路上”,打造“治愈画廊”。

  如何让这个人来人往的区域变得更有趣、更有互动性?“一只脏猴”从自己的作品库中精选出一批“好玩、有梗”的作品,并根据空间特点重新排版,致力于让这些画作更好地消解“打工人”的焦虑与压力,传递美好的人生祝愿和向上的生活态度。

“一只脏猴”在个展现场(受访者供图)
“一只脏猴”在个展现场(受访者供图)

  不难发现,“一只脏猴”作品中总能看到猫、狗、熊、兔子等动物的身影。伤感、励志的狗,调皮、任性、不内耗的猫,呆萌、稳重的熊,时而甜美、时而疯癫的兔子……她画笔下的动物不仅是“可爱担当”,更充当着“嘴替”角色。

气模作品(骆妍妤 摄)
气模作品(骆妍妤 摄)

  “从小动物嘴里讲出来的道理,似乎更容易被大家接受。”“一只脏猴”说,这些“嘴替”们不仅表达了她创作当下的心声,更是一种与观众的隔时空对话,寄托了她对生活的态度和期许。

  回顾创作历程 在试错中探索更多可能

  “我的风格一直在变,每个时期都不一样。”从在课本上涂鸦的小女孩,成长为备受瞩目的新锐画家,回顾自己的创作历程,“一只脏猴”坦言,她把自己当作“不断试错的玩家”。

  大学期间,“一只脏猴”发现自己对快节奏的设计和插画更感兴趣,果断放弃传统水彩画转换“赛道”。崭露头角后,她的创作又延伸到更多领域,例如与商场合作7米高“伤心小狗”气模,和礼品厂家合作毛绒挂件、杯蜡,跟奶茶品牌联名“世界小狗日”奶茶杯、帆布包,为糖果品牌设计儿童节糖果铁罐……

  此次在地铁通道展出作品也成为“一只脏猴”创作历程的一次全新体验。“我感到非常荣幸和开心,也希望有更多在其他公共空间展出作品的机会。”厦门之行更为她带来了创作灵感,“我很羡慕这边有那么漂亮的朝霞、晚霞,还有大海……也期待把厦门的美景搬进画里。”

  致赶路的人:世界很多路,你可以随便走走

  “从小到大,焦虑和迷茫长期伴随着我。”“一只脏猴”说,作为“高敏感者”,她时常因情绪透支而感到疲惫,陷入大脑“空转”的状态中,创作力低谷期更觉得自己“能力差”“画得像屎一样”。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是金子总会发光’这句话,可如果自己不是金子呢?如果我是‘大便’呢?”从自嘲的角度出发,她创作了《是大便也能发光》这幅作品,向更多“普通人”传递“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励志态度。

  “一只脏猴”说,希望正陷在精神困境里的年轻人不要一味逃避、对抗,多与自己对话,挖掘内心担忧、害怕的事物,“太阳第二天总会升起,明天总会到来,这一秒就是上一秒的未来。”

  “世界上已经有很多条路了,但你也可以选择随便走走。”“一只脏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