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0日电 在国家“双碳”战略引领下,泉州市绿色金融再添新意。近日,兴业银行泉州分行为晋江一家纺织企业成功发放了福建省首笔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贷款,金额达1000万元。此举不仅为传统优势产业的绿色转型注入了新的金融动能,也标志着泉州在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泉州作为中国纺织产业的重要基地,拥有庞大的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纺织鞋服产业更是其第一大支柱产业。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和国内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泉州纺织行业正积极拥抱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此背景下,作为全国著名的“中国品牌之都”,晋江市勇立潮头,于近期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城市,重点聚焦纺织品领域。以试点为契机,晋江市出台激励政策,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帮助企业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为企业节能降碳提供精准指引,抢占绿色发展先机。
产品碳足迹,即产品从原材料开采、生产、分销、使用到废弃处理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它就像一张产品的“碳排放身份证”,清晰地标示出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本次获得贷款支持的纺织企业,正是晋江市首批参与碳足迹标识认证的试点企业之一。该企业不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还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方面走在了行业前列。
为了将企业的“绿色资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资金”,在中国人民银行泉州市分行的指导下,兴业银行泉州分行主动作为,积极与晋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接,深入了解试点企业在绿色转型中的金融需求。在获悉该纺织企业已完成碳足迹核查报告后,该分行迅速行动,为其量身定制了金融服务方案,成功落地了该笔绿色金融创新业务。
据悉,该笔业务亮点在于其创新的利率挂钩机制。银行将根据企业认证后的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数值设定一个基准,并以此为基础浮动贷款利率。未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工艺优化等方式,若能进一步降低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就能够享受到更优惠的贷款利率。这种正向激励机制,将有效引导企业将降碳压力转化为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兴业银行泉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碳足迹挂钩贷款的成功落地,是金融工具与产业政策同频共振的一次有益尝试,未来将继续深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为更多像这样积极投身绿色转型的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金融服务,助力泉州经济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绿”动前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