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红色智囊团’支招,我们拓宽烤鳗预制品的开发思路,进一步打通日本、欧洲等多条海外销售路径,让福清鳗鱼游出上迳、游出国门。”日前,福建福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郑娟难掩喜悦。
上迳镇是福清著名的鳗鱼之乡,1979年全省首家养鳗场落户至今,全镇已发展到近百家鳗鱼养殖场,养殖面积达1万多亩。

2024年初,上迳镇党委立足鳗鱼特色产业优势,联动龙头企业、涉企部门和村级党组织相关负责人组建“红色智囊团”,以“保姆—管家”方式全周期服务鳗鱼产业,为企业和养殖户送来“及时雨”。
福建福铭食品有限公司是当地鳗鱼产业龙头企业之一,烤鳗预制品的开发思路最早源自于“红色智囊团”。郑娟说,近几年,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企业经营压力不小。“红色智囊团”精准“把脉”,纾困解难,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智囊团里食品生产领域专家成员与我们一起剖析原因、提出对策、开展调研,开发出具有上迳特色的烤鳗预制品、休闲食品等,合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上迳镇党委组织委员陈枝贵介绍,目前“红色智囊团”有成员8人。今年以来,该镇优化智囊团队伍结构,吸纳经验丰富的养殖专家、精通市场运作的行业精英等,组建起涵盖技术、市场、政策等多领域的服务团队。服务中,由企业及养殖户“点单”,智囊团“接单”后分类施策“下方子”,提供针对性帮扶措施,让养殖户发展底气更足。
“服务模式上,智囊团建立联席会议、项目领办、协同攻坚3项机制。组建1年多来,累计解决用地审批、环评办理等实际问题70余件。同时配合企业延伸开发预制菜、休闲食品等16个新产品,带动周边200余户农户嵌入产业链条,实现部分村集体年均增收30万元以上。”陈枝贵说。
“红色智囊团”是链上强组织的生动实践,也是上迳镇“四链融合”党建品牌中关键一环。近年来,该镇党委以组织聚链、资源汇链、服务促链、党委铸链“四链融合”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村民富在产业链上,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链发展互促共建、融合发展,构建起产业发展新生态。
从鳗鱼饲料生产,到鳗苗培育、鳗鱼养殖、烤鳗加工,再到产品出口的完整产业链,如今,这里的鳗鱼产业不断升级,上迳镇用党组织的“聚合力”串起鳗鱼产业链的致富路,蹚出了一条鳗鲡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