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11日继续上涨,上证指数盘中最高冲至3555.22点。盘面上,稀土永磁板块大涨,行业龙头北方稀土、包钢股份等多股涨停。
当前,在全球碳中和浪潮与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背景下,叠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持续攀升。
今年5月,随着中美贸易谈判取得突破,稀土市场活跃度提升,主流产品价格震荡上行,成交量扩大。供应面,美国矿进口保持停滞状态,缅甸矿等受雨季影响进口量下降,分离企业生产稳定,金属厂部分减量,市场现货供应整体偏紧。需求面,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稳定,下游部分企业申请到出口许可证,海外订单少量恢复,部分大厂陆续招标补货,支撑主流产品价格企稳运行。
在稀土的战略资源角色愈发显著、稀土产业不断纵深发展的当下,福建的稀土产业发展水平如何?
01福建长汀:稀土产业初具规模
综合媒体报道,福建省离子型稀土储量居全国前三位,主要资源分布在龙岩和三明两地。位于龙岩市的长汀县是稀土资源丰富地区,县内含稀土矿化岩体面积达570平方公里,现已完成35平方公里的稀土矿地质勘查,已探明储量2.1万吨。
目前,长汀县共有稀土企业22家(含在建),其中规模企业13家,亿元企业7家,从业人员近3500人;稀土产业产值从2010年的6.17亿元快速增长到2024年的73.2亿元;今年1-4月稀土产业产值27.89亿元,同比增长27%,长汀稀土产业已初具规模。
差异竞争、放眼长远、聚焦高端,是长汀推动稀土产业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底层思维。
长汀是福建较早涉足稀土产业的县份。地处山区,长汀稀土资源储量丰富,远景储量53万吨以上,占全省稀土资源储量的八分之一,居全省之首,且质量极优,属南方离子型中重稀土,是稀土中的精品。早在1980年,长汀便成立县稀土分离生产线筹建处。1989年,50吨稀土分离生产线在长汀建成投产,但长汀稀土产业的真正起步还应定位于2006年成功引进厦门钨业(简称“厦钨”)收购长汀金龙稀土(简称“金龙稀土”)。
稀土是厦钨需要的重要生产材料。为获取更多的稀土资源,厦钨曾跑遍全国各地,兜兜转转后,厦钨惊觉稀土富矿就在身边。
资源优势自然是厦钨选择长汀的原因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长汀拥有全省唯一一条稀土分离生产线,厦钨若将稀土业务落地长汀,相当于实现“拎包入住”。2006年,金龙稀土正式成为负责厦钨稀土业务的子公司。
02持续深耕,走精深加工之路
厦钨是我国四大稀土集团之一。龙头企业的引进使长汀稀土产业开启新发展篇章。2008年,金龙稀土使用模糊萃取技术首次在国内实现稀土元素全自动一次性全分离,但这依旧没有跳出稀土产业传统发展模式——挖土卖土。获取稀土原料是厦钨收购金龙稀土的出发点,但却不是唯一目的,厦钨的战略目光一开始就延伸向精深加工。
金龙稀土战略市场部总监林晖说:“在发展稀土产业之初,我们就希望发挥稀土的真正价值,将深加工做精。”稀土的矿山开采和冶炼分离在国内发展成熟,但企业扎堆,同质化竞争激烈,且附加值低,功能材料才是稀土展现价值的开始,走精深加工方能长远发展。
以长远目光不断深化对行业的思考使得长汀县与金龙稀土不谋而合。2010年,福建稀土园区在长汀成立,将中高端精深加工作为园区的发展路线。2012年,金龙稀土永磁材料(简称“磁材”)生产线投产,拉开了长汀稀土精深加工的序幕。
以磁材为代表的稀土功能材料曾是我国稀土产业的弱项,原生技术几乎都源自国外,发展功能材料,必须先过技术关,厦钨坚持技术先行。正式投产前,厦钨先成立了厦门产业研究院,并与国外技术专家合作,不计成本先吃透技术,最终生产出了质量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磁材。利用晶介扩散技术,金龙稀土仅用低于百分之一的镝、铽含量就可以生产出高性能的磁材,大大降低磁材的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林晖表示,近10年来,全国稀土产业产值增长大部分得益于磁材的增长,且随着“双碳”目标战略的实施,稀土磁材在未来将继续迎来爆发性的增长。
“经过持续的技术改进,我们的磁材质量可以排在市场前5名,位列第一梯队。尽管新材料在推广之初饱受怀疑,但事实证明,我们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林晖介绍。在金龙稀土的龙头带动和稀土园区的高标准准入机制下,中油(长汀)催化剂公司、卓尔科技公司、雷生科技等一系列高端稀土相关应用企业和产品落地长汀;永磁材料、催化材料、晶体材料、合金材料,稀土功能材料产业链上的产品空白被一个个填满;5家省级研发平台、1家国家级研发平台进驻园区,科研创新能力逐步提升……
03发展稀土产业,福建优缺明显
十多年来,福建稀土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但与“稀土之都”包头和“稀土王国”赣州相比,福建是后起之秀,发展稀土产业,既有优势,也存短板。
资源是底层支撑,福建稀土的远景储量约400万吨,且管理规范。福建稀土整体开采量极小,是南方离子型矿保护最好的省份,当前保有量按业界估算已超过江西,具有明显的资源保障后发优势。此外,福建还探索了稀土资源开发利用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将稀土资源统一集中到长汀进行分离及精深加工。“五统一”模式避免因厂家一哄而上造成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被中办肯定为稀土产业科学发展的“福建模式”。
福建稀土产业的市场发展定位较高。福建稀土园区一直坚持差异化、高端化定位。金龙稀土发光材料市场份额占比世界第一,磁性材料专利拥有量全国第一;贝思科碳酸钡材料项目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国家“卡脖子”难题;雷生科技可生产国际上最先进的第三代镥基硅酸盐晶体LFS闪烁晶体,全面替代进口……园区内的企业和项目在细分领域处于国内领先甚至国际领先水平。
与此同时,福建稀土产业发展也存在不足。首先,资源保障能力不足。目前,长汀每年的稀土开采量不足1000吨。长汀稀土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初步估算每年需要1.5万吨左右才能满足园区企业的需求。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做好矿业权申报工作和扩证工作已迫在眉睫。
其次,循环经济落后。资源回收既可以缓解资源不足,也有益于环境,但福建还没有成熟的稀土资源回收利用的企业或项目,稀土产业链无法形成闭环。为此,金龙稀土正积极谋划2万吨城市矿山二次资源回收项目,但由于政府对稀土产能的严格管控,该项目难以获得足够的产能指标,推进艰难。
再次,缺少下游应用。“如果矿山开采和冶炼分离所产生的价值是1,那么功能材料的价值就是10,下游应用则是100。”长汀稀土服务中心负责人说,长汀地处山区,地理位置、人才资源、政策支持等不具备优势,虽积极向外招商,引进了比路电子、嘉航实业等下游应用企业,但县级招商平台难免能力有限。下游应用的发展需要市级乃至省级力量的加入,只要能够引进一家下游应用的龙头企业就能一通百通。
前路漫漫,但长汀希望将福建唯一的稀土园区打造成“南方离子型稀土绿色可持续发展示范基地”的志向不减。(综合中国证券报、福建日报、中国日报网、中国工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