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陆游笔下“峬村丹荔”今犹在 福建宁德古树再续千年文缘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16日电 (记者 叶茂)从《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的同游之景,到《予初仕为宁德县主簿而朱孝闻景参作尉情好甚》的怀念之情,荔枝的甘甜总映照着陆游和朱景参那段珍贵的友谊,成为他笔下最温润的追忆。

  7月16日晚,峬村古树荔枝开采暨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活动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三乐村举行。吕若萱 摄
7月16日晚,峬村古树荔枝开采暨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活动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三乐村举行。吕若萱 摄

  今年是陆游诞辰900周年。7月16日晚,峬村古树荔枝开采暨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活动在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七都镇三乐村举行,社会各界人士共聚古荔树下,纪念这位著名的爱国诗人。

  “品荔枝甜,悟励志味;忆放翁情,游峬村韵。”七都镇党委书记谢建果表示,今晚以这场活动为桥梁,连接古今,在古树的枝叶间,感受文化的传承;在荔枝的甘甜中,品味历史的厚重;在曼妙的歌舞里,展现当地的独特魅力,让峬村(宋时七都俗称)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活动在《千年之约·宋茶敬贤》中拉开序幕,女子群舞《荔影惊鸿》、琴筝合奏《山海清音》、说唱《三乐颂》、群舞《山河长歌》等节目依次上演,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展现陆游的爱国情怀、宦游诗心、丹荔情缘。

  中新网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主题为“赓续文脉·荔红家国”,展演围绕陆游初仕宁德并在此间留下的“同在峬村折荔枝”之趣事,以荔枝隐喻励志精神展开创作,传播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传承其在中国人文史上的文化精髓与思想。其中,多个节目为原创作品。

  活动总导演薛卫群表示,希望可以借助艺术形式的传播,以文化人,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深远影响;也希望本场活动可以为纪念陆游诞辰900周年开启一个美好的开篇。

  活动特设慈善拍卖环节,将当晚从古荔枝树采摘下的荔枝进行拍卖,拍卖所得用于古树保护与诗教传承。叶金秋 摄
活动特设慈善拍卖环节,将当晚从古荔枝树采摘下的荔枝进行拍卖,拍卖所得用于古树保护与诗教传承。叶金秋 摄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史学家。陆游一生忧国忧民、笔耕不辍,为后世留下了9300多首作品,其诗词中“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诚之心,“纸上得来终觉浅”的躬行精神,时至今日,仍为后人所敬仰,仍为志士所践行。

  在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陆游初仕宁德县主簿。在宁德期间,他兴利革弊,除奸惩恶,积极推动当地茶渔果稻的发展,并致力于民众教化和爱国主义精神的宣传。明嘉靖《宁德县志》记载其“有善政,百姓戴之”,清乾隆《福宁府志》更称赞他“其设施经济、体用兼备”。

  陆游对当地特产荔枝情有独钟。据《剑南诗稿》记载,在繁冗公务之余,他与时任宁德县尉的挚友朱景参探访山水,北岭畅游、美酒佐荔的时光,被镌刻进《青玉案·与朱景参会北岭》一词中:“小槽红酒,晚香丹荔,记取蛮江上。”

  时至暮年,81岁高龄的陆游又写下“伤心忽入西窗梦,同在峬村折荔枝”,追忆此前与好友在峬村采摘荔枝的美好景象。

  词中的蛮江,即如今蕉城区境内的七都溪流域。而位于三乐村乐氏祖厅前的一株高约12米的古荔枝树,与陆游魂牵梦绕的“峬村丹荔”一脉相承。

  活动特设慈善拍卖环节,将当晚从古荔枝树采摘下的荔枝进行拍卖,拍卖所得用于古树保护与诗教传承。叶金秋 摄
活动特设慈善拍卖环节,将当晚从古荔枝树采摘下的荔枝进行拍卖,拍卖所得用于古树保护与诗教传承。叶金秋 摄

  中新网记者现场看到,乐氏祖厅前,树龄已达800余年的古荔枝树亭亭如盖、丹霞依旧,红艳欲滴的晚香丹荔挂满枝头,成为见证陆游咏叹“丹荔压枝低”的活历史。

  活动特设慈善拍卖环节,将当晚从古荔枝树采摘下的荔枝进行拍卖,拍卖所得用于古树保护与诗教传承。主持人说,愿这份“千年甜蜜”,化作善行永续流传。

  作为承办单位的蕉城区乐厝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乐光斌说,三乐村正以峬村为品牌,推广峬村牌农产品,建设荔枝公园,修建陆游书画院,让农产品与文化旅游相结合,助力乡村振兴,打造宜居宜业的美好村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