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4日电 4月2日,北京晋江企业商会会长吴明生,创会理事长、本届名誉会长吴华强,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谢松江,常务副会长蔡永红,副会长兼副秘书长许荣社、吴志成,副会长王志福、何德凌、陈克服,一、二届副会长黄金灿,特邀嘉宾晋江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主席(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洁,重庆泉州商会会长吴碧水,重庆晋江商会监事长黄燕滨等一起来到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受到东石镇党委书记洪建立、镇长蒋家兴、副书记苏华伟、副镇长庄丹薇,镇相关部门负责人等家乡领导的热情接待。
第一站:南翼晋江国际芯创港
南翼晋江国际芯创港,作为福建省重点招商项目,同时也是泉州南翼国家高新区晋江区域的核心项目之一,承载着推动区域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的重要使命。该项目位于集成电路产业园(工业园),项目总用地面积约505亩,项目容积率1.5,总建筑面积约46.19万平方米。这一宏大的产业综合体,旨在打造以集成电路产业为主体,集生产、中试、研发、宿舍、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目前,项目一至四期均已启动建设,并逐步建成产业空间、人才公寓、研发楼、展示中心、办公与商务配套以及技术开发服务平台等,以加速培育“芯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南翼晋江国际芯创港的建设,是晋江市实施“再造一个晋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战略旨在通过物理空间的重新规划和布局、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以及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到2035年全面实现经济总量的翻番。作为这一战略的核心项目之一,南翼晋江国际芯创港在推动产业升级、创新发展和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站:梓源农场
晋江地处东南沿海,拥有蓬松透气的沙壤土质,十分适宜胡萝卜的生长。梓源农场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福建省最大的胡萝卜种植基地之一,也是我国冬种胡萝卜的重要产区。在梓源农场的发展历程中,胡萝卜种子的“中国芯”之路尤为引人注目。如今,“禧红202”胡萝卜已成为晋江胡萝卜种植的主导品种之一。除了胡萝卜种植外,梓源农场还积极探索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农场依托现有的方智远院士工作站和福禧种子公司等资源,加强与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的合作,发展胡萝卜精深加工产业,探索智能化生产模式。

同时,农场还规划建设胡萝卜主题文化田园片区,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梓源农场的发展历程是晋江东石镇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当地农业从传统产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过程,也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广阔前景和美好未来。
第三站:中国伞都产业馆
中国伞都产业馆坐落于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东升路,于2023年3月30日正式开馆,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共设有三层,致力于展示和推广晋江制伞产业的卓越成就。产业馆的一楼设立了33个展位,目前已有50家企业入驻,展示了包括晴雨伞、伞骨、伞架、伞头、伞布等在内的全产业链展品。这些展品不仅涵盖了传统制伞工艺的精髓,还融入了现代科技和设计的元素,展现了晋江制伞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此外,一楼还汇聚了多家知名伞企,如集成伞业、梅花伞业和爱天晴伞业等,它们在这里集中展示自有品牌产品,吸引了众多国内外采购商的关注。除了线下展位,中国伞都产业馆还规划了近1700平方米的电商直播基地。这一基地可为伞类电商企业提供展示、办公、培训和物流等全要素的载体支撑,助力企业拓展线上市场。电商商家可拎包入驻,享受便捷的电商服务,进一步推动晋江制伞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世界上三把伞,有一把是东石造。中国伞都产业馆的建立,不仅强化了晋江制伞产业链,还在创新链和营销链上实现了新突破。它成为了晋江市制伞业对外展示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化的选品基地。通过这一平台,晋江制伞企业能够更好地展示自身实力,吸引国内外合作伙伴和采购商,推动产业集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为“中国伞都”,晋江的制伞产业历经40多年的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优,现已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制伞行业的重要力量。中国伞都产业馆的建立,正是晋江制伞产业迈向更高水平、更强实力的重要标志。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的入驻和电商直播基地的完善,中国伞都产业馆将成为展示“晋江制造”“中国制造”的重要宣传阵地,为推动晋江制伞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升级贡献力量。
在中国伞都产业馆会议室,大家进行了座谈。洪建立对北京晋江企业商会乡贤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东石镇的发展状况,营商环境及扶持政策。他表示东石镇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诚邀在京的晋江乡贤共谋发展,共创辉煌。吴明生代表北京晋江商会对东石镇委镇政府的热情接待表示由衷的感谢。他向大家介绍了商会的发展历程,九大机构、五大平台等,商会不仅服务北京晋江各位乡贤,也随时和东石镇及晋江各级领导部门互动,并将一如既往地在教育和医疗领域为家乡人民在京寻医问药,求学工作做好服务。他表示,商会将积极对接各大教育和医疗资源,为建设更美好的东石做出应有的贡献。(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