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25日电 (郑璐璐)在赤石暴动烈士陵园的石墙前聆听革命的历史回响,在廖俊波先进事迹展示馆里汲取新时代的榜样力量,在龙斗村的地里田间感受乡村振兴的发展新声,在朱熹园的文墨书香中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日前,泉州市委党校第1期四区联办乡科级干部进修班的学员们开启为期四天的异地教学。
在赤石暴动烈士陵园,学员们认真聆听南平市委党校的老师讲述那一段血歌烈火的革命历史。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如同一部生动的书籍,将学员们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感受到先辈们为了革命英勇献身的无畏与勇气。
回望历史,眺望前方征程,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忆革命道路的筚路蓝缕,学革命先辈的坚毅不屈,将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形成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强大内生动力。学员们纷纷表示,唯有将红色血脉转化为干事创业的行动力,方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交出无愧于先烈、无愧于人民的时代答卷。
走进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邵武市水北镇龙斗村,只见青山如黛,一湾碧水绕村而过。阡陌交通宽敞,屋舍俨然有致,呈现一幅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在龙斗村村史馆,学员们仔细观摩着这个“明星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剥树皮借寿”到“向绿而兴”,从“靠山吃山”到产业升级,龙斗村一直在朝“做龙头”的方向上全力奔跑。
近年来,福建省大力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走出了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那么,如何把工作走深走实,带动更多的乡村发展提升?这也成了学员们热烈探讨的话题。“龙斗村能够念好‘生态经’走上‘致富路’,产业振兴是关键。我们洛江区也同样拥有丰富的资源禀赋,一直以来通过体系布局、平台孵化、品牌培育等方面着力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这次来龙斗村参观,我们获得了不少的启发,回到工作岗位后将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为我区的乡村振兴建设出谋划策。”来自泉州市洛江区的学员们如是说。
在廖俊波先进事迹展示馆,学员们无不被其亲民爱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入党25年来,廖俊波信念坚定,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都倾心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而在南平,“俊波精神”成为永不过时的精神坐标,激励着当地干部干事创业。
“廖俊波同志生前常说,‘帮老百姓干活,保障群众利益,怎么干都不过分。’的确,民生无小事,像泉州市从去年开展的物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就是聚焦解决住宅小区内群众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我们丰泽区的干部也将继续发挥好物业管理‘四升一降’典型经验,在更多‘关键小事’上为民解忧。”来自泉州市丰泽区的学员们如是说。
在古朴雅致的朱熹园,学员们仔细听讲朱子在闽北“琴书五十载”的不凡经历,感受着朱子文脉在闽北大地的流转不息。如今,南平市也努力以时代精神激活朱子文化生命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南平在打造‘朱子文化’品牌方面,没有仅仅浮于表面,而是进行了一个有序的总体规划,将几个遗迹串联成‘朱子之路’,还配套建设了很多新场所,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参考借鉴。”来自泉州市鲤城区的学员们表示,泉州近年来在文旅上火出圈,鲤城又处于古城中心,如何助力古城文旅“长红”,需要多多参考好的经验做法。
“朱子文化在两岸的交流中也起着很大的作用。台商区是台湾同胞的主要祖籍地之一,如何通过文化融合来助推加深两岸交流,我们今天也收获了不少。”来自泉州台商投资区的学员们说道。
四天的异地教学,大家一路学习、一路思考。干货满满的“移动课堂”、耳目一新的体验教学,让学员们进一步坚定了凝心聚力推进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大家表示,将把所学所思、所感所悟运用到工作实际中,为加快谱写新时代泉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自身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