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3月1日电 (陈俏俐)近年来,惠安县积极探索社区小区治理新模式,通过实施“刺桐厝边·睦邻善治”专项行动,深化“四微联动”工作机制,即征集微心愿、开展微协商、拓展微服务、订立微公约,有效提升了社区小区治理水平和居民幸福感。
在征集“微心愿”方面,惠安县广泛设立邻里“微心愿”征集点,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收集群众在环境卫生、公共设施、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党员干部、能人志愿者等积极响应,主动认领并帮助实现群众心愿。据统计,去年以来,全县已征集小区邻里微心愿1197个,推动落实986个,切实解决了居民的实际问题。

同时,惠安县注重开展“微协商”,通过邻里议事、居民恳谈等形式,让居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共同商讨解决小区难题。小区物业、业委会和共建单位积极参与,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小区融合共治格局。截至目前,全县已打造小区邻里议事、居民恳谈等场所280多个,累计采纳并实施居民提议30余条,解决小区居民诉求200多件。
在拓展“微服务”方面,惠安县建立了“专业志愿+小区能人”服务队伍,常态化进社区小区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医疗、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专业志愿者与小区内的热心居民共同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志愿服务氛围。春节期间,全县20家志愿服务公益组织和社工机构更是将服务触角延伸至街巷、小区的“神经末梢”,为居民提供了便捷、贴心的服务。

此外,惠安县还注重订立“微公约”,引导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各住宅小区结合实际制定了邻里文明公约,将环境卫生、公共秩序、邻里关系等内容纳入其中,并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目前,全县已订立小区邻里公约148个,小区文明程度显著提升。
下一步,惠安县将继续深化“四微联动”工作机制,通过社区“大党委”、小区议事会等形式,进一步推动社区小区治理创新。同时,将持续推出更多易参与、好上手的志愿服务项目,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社区小区治理浓厚氛围,为构建新时代幸福和谐美丽新家园贡献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