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惠安螺阳镇:“三看四比”赋能乡村振兴新篇章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26日电 (陈文达 黄逸君)在惠安县螺阳镇,一场以“三看四比”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正悄然改变着乡村的面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新动能。该活动鼓励党员干部主动在“三看四比”中找差距、树标杆、谋赶超,聚力“跳出螺阳看螺阳”,在“看”中进一步比荣誉、比服务、比环境、比担当,在“比”中持续比攻坚、比服务、比实绩,全面激发了基层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创造力。

  通过“三看四比”活动,螺阳镇致力于打造先进特色亮点,全力推动乡村振兴再上新台阶,助力融入城市新中心,擦亮惠安最美南大门,打造品质宜居地。

  在荣誉提升方面,创新“四学四季”教学模式打造“育菁学堂”,组织镇村年轻干部开展10期形式新颖的讲堂活动,切实提升学员职业素养,将“磨刀”功夫做到位。深化干部平时考核,抽调优秀干部参与惠安一中分校房屋征迁、嘉利通等项目,在一线发现干部、培养干部、磨砺干部。常态化开展“海丝先锋”达标创星活动,获评三星级以上党支部26个;常态化开展党员活动周、入党月活动450多场次。同时,积极申报2023年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深化在职党员“双报到”、推进文旅宣传融合发展、深挖特色文化赋能、探索基层治理等经验做法获各级领导批示肯定,并在多级刊物网站转载刊登。

  在精准服务方面,螺阳镇同样不遗余力。通过还注重线上线下的融合,优化乡村治理体系。通过改造提升综治中心,建立省级试点镇级应急管理站,以及推行“网格化+职能应用”服务管理模式,实现了平安建设、消防安全、环境卫生等事项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效率和水平。并持续开展企业服务专项行动,形成“党政领导+党员干部+相关业务部门”的服务解忧“1+1+N”新模式,收集办结企业难题41例,指导企业申报各项奖励资金超千万元。开通镇村助企服务专线,实现助企服务应答响应小时制,共受理答复企业及重点项目惠企政策申报、土地报批、生态环保等问题547件,办结率达100%,有效解决了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还深入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拓展了养老、托幼、文体等高品质服务供给,增强了党群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在环境建设方面,完成了东风溪黑臭水体治理,开展16个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PPP工程,铺设污水管99787米、接户5475户。森林抚育290亩,松林改造1100亩,马尾松科学防治8769亩,图斑复耕205.74亩,并大力开展村容村貌“微整治•精提升”,建成多个美丽庭院、微景观和小公园,显著提升了乡村的居住环境和美观度。同时,在农业发展中坚持农田与农技并重,近万亩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夯实了农业基础,去年全年粮食播种1367.53公顷,总产量7162.5吨,增加土地流转44公顷,实现村财增收超50万元。并通过党员挂钩乡村振兴试点村活动,培育出一批党员致富带头人,有效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提升了农民的致富能力。

  在担当作为方面,全员参与征迁工作,成立多个工作专班,以时间倒逼、责任倒逼、任务倒逼的方式推进签约腾地,支持项目建设。同时,还积极组织招商活动,组织校服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新春乡贤座谈会等活动,镇党政领导走访企业家300余次,联络在外乡贤100余人,集众智汇众力,共引进项目29个、总投资近200亿元。成立惠安县校服服饰装备行业协会党支部,形成党企良性互动,吸纳协会会员200余名,以中国校园服饰产业智能化生产基地为载体、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供应链、供应商抱团发展,近三年来年均产值约占全国市场份额的三分之一。

  据了解,通过“三看四比”的创新实践活动,螺阳镇不仅提升了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还推动了乡村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书写了全面发展的新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