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漳州开发区:退园改耕 守好民生“饭碗田”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26日电(高立璇) 近日,在漳州开发区店地社区“园改耕”项目现场,一块块由果园场改造成的水田排布得错落有致,农人们正在田间忙碌耕作,翻土、施肥、浇灌,原本荒废的园地重新抽苗披绿,逐渐成熟的稻穗迎风招展,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绿色田地。航拍 陈靖
绿色田地。航拍 陈靖

  店地社区水田项目是漳州开发区首个“园改耕”项目,也是漳州市实施补充耕地工作的缩影。补充耕地工作是守护耕地保护红线、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一件大事,而补充耕地首先需要后备资源作支撑。2024年以来,漳州开发区自然资源分局和社会发展局组织开展相关工作,全面摸排区内具有开发为耕地资源潜力的园地,选择水资源充足、地块较平坦的园地先行开展,确定店地社区该地块为退园改耕的“试验田”。

水田排布得错落有致。陈靖摄
水田排布得错落有致。陈靖摄

  “这片土地以前主要种植荔枝,由于疏于管理已经闲置了七八年,今年3月份以来开始进行土地整改。”店地社区党总支书记黄建水介绍道,“此次‘园改耕’项目把低效果园改造为成片水田,在土地平整后陆续完善水、电、道路和沟渠等田间配套设施,实现土地耕作层数和耕地质量的显著提升,并组织耕地种植招标,助力粮食作物复耕复种,确实履行粮食安全责任。”

修建蓄水池,引水灌溉。高立璇摄
修建蓄水池,引水灌溉。高立璇摄

  据了解,在今年8月底,漳州市自然资源局会同市农业农村局组织验收组对漳州开发区店地社区“园改耕”补充耕地项目开展市级验收,通过项目田块平整、耕作层和新增耕地数量、质量等方面的核验,一致同意通过验收,确认新增水田1.83公顷。

  此次“园改耕”项目一方面增加了店地社区的耕地面积,解决“非粮化”“非农化”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集中连片的经营管理,让耕地真正“忙起来”, 进一步提高耕地综合利用率,充分发挥耕地效益。

  接下来,漳州开发区将持续加强补充耕地后期管护工作,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实现耕地质量提升、耕地生态恢复,同时大力推进补充耕地项目,用实际行动守护耕地红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