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禅与文明丛书”第一辑正式发布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21日电 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中国国学研究与交流中心联合主办的“禅与文明丛书”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 20日下午在北京顺利举行。来自学术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禅与文明丛书”第一辑的出版意义和禅学的文化价值,认为禅学在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促进文明交流与互鉴等方面可以发挥独特的作用。

刘祚臣、洪修平、定明法师、宋学立、蒋海怒(从左至右)为“禅与文明丛书”揭幕。主办方供图
刘祚臣、洪修平、定明法师、宋学立、蒋海怒(从左至右)为“禅与文明丛书”揭幕。主办方供图

  “禅与文明丛书”第一辑共推出三本著作,分别是洪修平的《中国禅学思想史》(增订版)、马克瑞的《中国禅宗史》(蒋海怒译)、何燕生的《道元与中国禅思想》,反映了中美日三国禅学研究者的前沿性研究成果。

“禅与文明丛书”第一辑。主办方供图
“禅与文明丛书”第一辑。主办方供图

  国学大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先生分别以视频的方式致辞。楼宇烈认为 “禅与文明丛书”的出版非常富有意义,有助于人们加深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希望该丛书能够引起广泛关注。杨曾文对“禅与文明丛书”的出版表示热烈祝贺,认为这是一件大好事,并分别评述了洪修平、何燕生、马克瑞三位作者的研究特点及其著作价值。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祚臣介绍了“禅与文明丛书”的出版情况,认为丛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认识禅学文化的平台,展现文化中国、文明中国的丰富内涵。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会继续努力发掘中华优秀文化,做好出版服务工作。

  “禅与文明丛书”主编、福建黄檗山万福寺方丈定明法师分享了“禅与文明丛书”出版的缘起、立意以及未来构想,并指出从文明的视角来看待禅,就可以发现禅对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国际传播等具有突出贡献。他希望这套丛书的出版能够反向推动文化界、学术界再认识、再研究禅。

  “禅与文明丛书”作者代表、南京大学特聘教授洪修平先生在致辞中强调,“禅与文明丛书”第一辑所推出的三本书构成了一个整体,它们分别涵盖了禅学从印度传入中国,再传播至日本及欧美的历史轨迹,展现了禅宗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脉络。

“禅与文明丛书”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禅与文明丛书”新书发布暨出版座谈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党组成员、教务长徐绍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刘威,《中国宗教》杂志社主编史原朋,武汉大学国际禅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日本郡山女子大学宗教学教授何燕生,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系教授吴疆,香港中文大学禅与人类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学愚,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王颂,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魏德东,《中国新闻周刊》社长吕振亚,中国佛学院图书馆馆长明杰,“禅与文明丛书”执行主编、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孙国柱等专家学者充分肯定了“禅与文明丛书”的出版价值,并就禅宗文化的历史传承、现代价值及文明交流与互鉴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他们纷纷表示,期待“禅与文明丛书”能够持续推出更多优秀学术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