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九八”投洽会探馆:厦门科学城带你体验科技之旅

  中新网福建新闻9月9日电 9月8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简称“投洽会”)在厦门开幕。厦门科学城展区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现场到底有哪些硬科技如此吸引人呢?请跟随镜头一起来看看吧。

  踏入厦门科学城展区,马上感受到浓厚的科技氛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位于核心展示区的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

  什么是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该计划是厦门科学城的3个国际协同创新平台之一,由厦门大学焦念志院士牵头发起,旨在推出国际认可的海洋负排放方案,面向国家碳中和战略需求,通过主动增汇,抵消碳排放额,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该计划已列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大科学计划,拥有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79所高校院所作为国际合作伙伴。

  接下来,让我们将目光转向粒子阻尼技术的展示区。粒子阻尼技术由厦门大学肖望强教授牵头研发,是一种新型振动控制技术,填补了国内外在民用领域振动噪声防治研究与实际应用方面的空白。京张线冬奥专列、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和载人空间站分离等重大项目都是它的“用武之地”。该技术孵化的厦门环寂高科有限公司落地在厦门科学城Ⅲ号孵化器。

  此外,现场展出的氢能源供能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以及卫星“星衣”等展品也备受关注。

  “原始创新策源地”展示区展示了嘉庚创新实验室、翔安创新实验室及福建海洋创新实验室(筹)等高能级研发机构的众多科技成果。

  在“创新要素集聚地”展示区,我们可以见证厦门科学城引进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的丰硕成果。厦门蓝威可靠性系统工程研究院、厦门国创中心先进电驱动技术创新中心、厦门摩方同创精密技术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展示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创新技术和产品。

  最后,我们来到“未来产业培育地”和“开放创新主阵地”展示区。这里不仅展示了科学城Ⅰ、Ⅱ、Ⅲ号孵化器和未来产业园的入驻企业成果,还展示了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以及北京“创新飞地”的入驻机构项目或储备项目。从三维上肢镜像康复机器人到单体双臂眼科手术机器人平台,从飞灰和污泥协同资源化成套技术和装备到HUD0.45绿光AR眼镜,每一项技术都让人惊叹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投洽会首日,厦门科学城展区还举办了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会和新型研发机构推介会,为全球观众带来一场科技视觉盛宴。

  探馆之旅虽告一段落,但厦门科学城展区的精彩仍在继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