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厦门筑牢食安“防护墙” 守护学生“盘中餐”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9日电 (黄煜)校园食品安全事关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公众高度关注的公共安全问题之一。厦门市食安办联合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日前召开“全市中小学校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再部署暨专题培训会”,向全市有集中用餐(食堂供餐或校外配餐)的各中小学“一把手”、食品安全总监通报全市专项整治情况,并结合秋季开学就下一步校园食品安全重点工作进行部署。

  据统计,厦门市现有食堂和校外企业配餐的中小学校共351所,用餐学生32.3万人。其中,采用食堂供餐的学校214所、校外配餐的学校137所,涉及食堂承包企业41家,校外配餐企业27家。

  近年来,厦门市持续深化校园食品安全综合治理,督促指导全市各校加大硬件设施、软件管理、后厨环境的建设与投入,校园食品安全水平总体稳中向好。

  去年6月,福建省纪委监委启动“整治中小学配餐及食堂食品安全问题,守护青少年‘舌尖上的安全’”点题整治。按照上级部署,厦门市今年又组织开展了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校园食品安全专项行动等。

  学校食堂许可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关卡。据了解,今年3月30日,市场监管总局修订出台《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对学校食堂获得食品经营许可应具备哪些条件,做了进一步规范和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已完成两轮中小学食堂全覆盖检查,共检查700余家次,并形成“问题清单”逐项销号。

  针对厦门市部分学校食堂设备设施配备不齐不全,存在“带病”运转的问题,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教育局建立学校寒暑假餐饮质量安全提升制度,开展专项提升行动,对硬件设施可以即时维修更换的,督促学校食堂立整立改,对于涉及土建等改造工程量大的,纳入暑期重点攻坚,确保符合新的规范要求。据悉,今年我市预计投入3490万元用于学校食堂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在全市104个学校食堂投入2596万元进行硬件设施改造升级。此外,市场监管部门还联合教育部门推动85个千人以上学校食堂建设食品安全快检室;全面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管理模式,实现全市集中用餐的中小学智慧监管全覆盖;组织第三方专业机构,对77家学校食堂开展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价,精准排除风险隐患。

  今年以来,厦门市还积极推动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化搭建,相继编印一系列供厦食品安全团体标准,指导学校进一步规范管理。会上,厦门市食安办向各中小学校分发了厦门市市场监管局、厦门市教育局联合编制的《厦门市学校集中用餐食品安全管理操作指导手册》。(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