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8日电 (黄艳 张艳艳)走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曹坊镇三黄村里,连片种植的近千亩淮山绿意盎然,田地里插着一排排整齐有序的竹篱,淮山苗藤顺着竹篱茂盛生长,呈现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

三黄村是革命老区基点村,中共宁化县第一个党支部诞生地。淮山种植是当地一项特色产业。2011年,三黄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三星山药专业合作社,以统一供种供肥、统一培训指导、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收购销售的“五统一”经营管理模式,最大限度规避市场风险,促进农户增收。目前,合作社共有社员120余名。
“为了提升淮山品质,当前这个阶段村民们都正忙着除草、间苗、病虫害防治等常规管护工作。”正在给淮山除草和开展病虫害防治的当地淮山种植大户徐五发,是曹坊镇人大代表,也是三星山药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带头作用,成为了乡村发展“能人”、产业“大户”。
“我今年种了20余亩的淮山,到8月就可以开始收成了,按照市场价5元一斤来算,扣除成本有近20万元的收入。”徐五发种植淮山已有20多个年头,有丰富的淮山种植经验。社员们和其他村民在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时,都会向徐五发请教,他总是耐心地为大家答疑解惑,在村民中拥有良好的口碑。
在三黄村,像徐五发这样的“能人”还有很多,他们每年种植淮山均超过10亩,可实现家庭收入增长9万元左右。
在曹坊镇党委政府的带领下,三黄村党支部利用当地优越的地理条件,大力发展淮山种植,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订单种植推动合作社组织化、规模化生产,引导农户带动全镇及周边乡镇280余户村民种植淮山。
在农业技术人员和合作社的科学指导下,曹坊镇及周边乡镇淮山种植实施规模化、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目前,曹坊镇淮山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1000亩左右,包括周边乡镇共计1300余亩,亩产量约3500斤,总产值近1800万元,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