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7日电 (陈丽琴)在国家法治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惠安县螺阳司法所凭借精准普法策略和多元融合理念,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所紧紧围绕“八五”普法及年度普法工作目标,找准普法宣传的“小切口”,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将普法行动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有效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发展。

螺阳司法所坚持把法治文化阵地作为扩大法治文化覆盖面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法”“景”融合新方式。通过打造集“教育性、观赏性、实效性”为一体的法治文化阵地,螺阳司法所有效发挥了“有形”阵地的“无形”作用,使法治观念“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群众日常生活中。在各村落的“集群式”法治小广场,法律知识、法治元素被有机融入石凳、标识牌等实物中,为过往群众提供了直观学法载体。同时,法治文化广场(公园)的建设与美丽乡村宜居环境建设相结合,通过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形式,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提高了知法用法的能力。
在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方面,螺阳司法所注重统筹资源,形成普法合力。该所聚焦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方面,不断完善工作协同体系,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为法治乡村建设“赋”法。通过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螺阳司法所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器”和乡村治理的“稳定器”,为乡村振兴及民主法治村创建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该所以群众法律需求为出发点,注重普法宣传实效性,持续抓实“1名村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方案工作要求,充分发挥了“一村一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在普法宣传、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工作的作用。

此外,螺阳司法所还注重精准培训,提高普法队伍素质。该所找准工作切入点,将培训内容嵌入村干部等培训对象的工作中,把“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与“家门口”的公共法律服务相结合,为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室配备专业力量。通过普法讲座、观看庭审视频、法治电影等形式,螺阳司法所拓展了培训方式,为基层法治力量储备赋能。同时,该所还突出应用效果,将实操培训与事实案例融合,达到了“实操一案,培训一片”的效果。针对农村基层反映较多的法律问题、矛盾纠纷,螺阳司法所联合村法律顾问开展以案释法活动,营造了辖区内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螺阳司法所的创新做法和显著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未来,该所将继续深化普法工作,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