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新闻网讯(记者 郑斯楠 文/图)6月11日,“中国侨乡·漳州采风行”活动走进东山岛。来自中央、省驻漳媒体代表和市直主流媒体的记者组成采访团,深入中菲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东山片区、华侨文化展示点等,触摸侨乡发展脉搏,感受侨乡文化魅力。

采访团一行先后来到旗滨码头、关帝文化产业园、南埔村“谢谢里”、东山湾红树林木栈道、中国—菲律宾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东山片区(海科园)展示厅等地,对话侨领、探访侨企,感受侨乡的发展变化和历史底蕴,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侨乡发展的精彩瞬间。
建设港口助推向海图强。在东山县旗滨码头塔吊林立、巨轮穿梭,一派繁忙景象。目前码头已建成2#、5#、6#等泊位,年吞吐量可达230万吨。“3#、4#泊位预计于今年年底建成投用,届时码头将再新增2个5000吨级泊位。”福建东山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加春表示,他们将持续优化码头功能布局,完善港口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岸线使用效率。
关帝文化激发文旅活力。近年来,关帝文化产业园凭借丰富的人文遗迹、奇特的自然景观等,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达上百万人次。近期关帝文化节即将开幕,采访团遇到不少侨胞、台胞等信众到此开展民俗活动,深刻感受到东山关帝文化是联系海外华侨华人、联结海峡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招引人才赋能乡村振兴。在南埔村,当年爱国华侨谢联棠修建学校、关爱老人等事迹广为人知,该村依托谢联棠事迹等特色文化名片打造的“谢谢里”,吸引了不少文创客、乡贤在此扎根。在“台北蝴蝶美术工作室”,“台二代”林盛章向记者们展示了他创作的粉彩蝴蝶画等文创作品。他说,希望以蝴蝶文创宣传东山蝶岛,让它的魅力被更多人知晓。
东山推动侨乡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丰硕成果让采访团成员深受触动。大家一路走、一路采,纷纷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方式进行记录,深入挖掘其中的创新举措、先进经验和动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