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7日电 (蒋传宝)画龙船、塑龙船,操场上旱地赛龙船。端午节长假前夕,厦门市鹭江新城小学的“龙舟文化节”热闹开场。
通过2个月研学与传习,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都拿出了自己的“龙作品”,度过一个洋溢浓浓“龙味”的节日。

传习非遗,学长带头赛龙舟
“哇——”看着屏幕上六年级师兄师姐们在龙舟池赛龙舟的画面,全校小学生们都沸腾了。上午8时许,简短的启动仪式通过各班的多媒体设备直播进行,六年级同学们荡舟龙舟池的画面,瞬间把浓浓的端午氛围拉满。
位于厦门市集美区的“龙舟池”,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集美端午龙舟赛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影响波及海内外,是福建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鹭江新城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正是以此作为自己的研学项目,提前在此接受非遗的传习。
在龙舟节启动仪式上,六年级同学们用精心剪辑的视频,展示了自己参观纪念馆中的龙舟模型、聆听导师的讲解、学习龙舟驾驶技巧,以及用一场精彩激烈的龙舟竞赛,感悟龙舟文化,弘扬嘉庚精神的全过程。
龙在心中,全校欢庆龙舟节
足球场上,属于一、二年级的“自制龙舟的接力赛”如火如荼。孩子们“驾驶”着自己提前用纸箱自制的龙舟,往返穿梭,接力竞速。而三、四年级的“自制纸龙船比赛”,虽然模型更小,却对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参赛者需要用纸自制“龙舟帆船”,并用扇子作为工具进行竞速。
而五、六年级的“旱地龙舟赛”则是一、二年级的升级版,对参赛者的协调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在同学们经过真正龙舟池中的训练,对此已经驾轻就熟,场面更是热闹非凡。无论是哪个年级,无论比赛名次如何,赛场之外的老师和家长们,都会用早已准备好闽南肉粽,犒劳辛苦奋战的小选手们。
鹭江新城小学校长陆佳音表示,这次“龙舟文化节”是全校师生几个月来研学的成果的展示。这次研学横跨文理学科,孩子们不仅锻炼了研发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更通过对龙舟的了解,管窥博大精深的“龙文化”,对自己所处的文化环境有了更深的理解。
“厦门号称‘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然而实际上,海洋文化无处不在,而龙的精神也和大海一样,长植在人们心中。”陆佳音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