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21日电 (张艳艳)立夏过后,正是早稻制种移栽的关键时期。当下,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曹坊镇各水稻制种基地抢抓农时,秧苗移栽工作全面展开,到处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农忙景象。一行行秧苗整齐挺立,为稻田披上了一件件淡淡的绿装。

图为村民们正在插秧。曹坊镇人民政府供图
在曹坊镇上曹村,当地种植大户曹永建开始种植水稻制种。绿油油的稻田里,30余名村民手握秧苗,迅速而精准地将秧苗插进水田中。
“现在种植的是早稻制种,一般8月份就能收割完。”据曹永建介绍,村民们目前插的是母本,插在父本秧苗之间,父本一般提前5天左右移栽,算好时间后移栽母本,让它们在花期相遇,再配合赶花粉,确保优质谷种丰产增收。
曹坊镇引进了17家水稻制种公司,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规范合作社章程,健全制度,加强监管。
目前,合作社共有会员361户,形成了以黄坊、滑石、罗溪为中心的水稻制种(烟后制种)生产基地,集中连片种植1000亩以上,全镇水稻制种面积近7000亩,亩产值约3600元,全镇预计总产值超2500万元。
近年来,曹坊镇通过持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实行早稻制种、烟稻轮作等模式,积极引导村民种植普通水稻和水稻制种,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