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世界渔都·连江福品”福建“三品”消费季连江产业推介周活动在京启动

  中新网福建新闻5月13日电 5月12日,“世界渔都·连江福品”福建“三品”消费季连江产业推介周活动在北京福建大厦启动,活动为期5天,采用“连江甄选·海上福品”海连江优品直播、品牌展销会、企业推介会、“世界渔都·宴”等多种形式,展示“海连江”水产品独特的区域优势,全力打造“海上福州”桥头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城市。省市相关领导、连江县领导、连江企业代表以及在京乡贤等共襄盛举。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指导,中共连江县委、连江县人民政府、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福州市商务局主办,连江县工业和信息化局、“海连江”工作专班承办。

  “上世纪90年代初,习近平总书记主政福州期间,高瞻远瞩地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上福州’的发展战略,指出‘连江优势突出,各项工作要争取走在前头,不但要走在全市的前头,还要走在全省、全国的前头’。我们牢记嘱托,围绕打造‘海上福州’桥头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现代化国际城市坚强北翼的发展布局,奋力笃行、久久为功。”连江县委书记陈劲松表示,目前连江县正加快“向海图强”步伐,全力推动新质生产力“下海”,汇聚资源、用好金色招牌矩阵,积极打造“世界渔都”城市名片,推动海洋大县向海洋强县迈进。希望大家一如既往关注连江、支持连江、宣传连江、投资连江!

  福建省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党组书记、主任施宇辉表示,福建省驻京办将继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持续发挥好桥梁和窗口作用,讲好福建海洋经济、海洋文化和闽台融合故事,助力连江擦亮“侨”牌、打好“台球”,凸显海味,加快“世界渔都”城市名片出圈和“海上福州”桥头堡建设,汇聚培育海洋领域新质生产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增添蓝色动力。

  连江连海连世界,向海向洋向未来。今年是“海上福州”建设30周年,因海而生、向海而兴的连江,拥有238公里的绵长海岸线、3112平方公里的广阔海域、500多种的海产品种类。近年来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水产总量40多年来稳居全省第一、县级全国第二;2022年以来,渔业产值居全国县级首位。先后获评中国海带之乡、中国鲍鱼之乡、中国鱼丸之乡、中国生态食材之都、中国美食地标之都。

  开幕式现场,连江县相关领导对“世界渔都“城市品牌名片及“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等内容进行了推介;对“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生产企业“一品一码”条码微站进行现场授牌。

  签约仪式上,12家连江参会企业和北京12家企业签约,标志着海连江产品全速打入北京区域,搭建起两地人民又一感情交流的桥梁。

  走进一楼会场,映入眼帘的便是“海连江”特色品牌推介区,以及由13家连江特色企业组成的推介会现场。鱼丸、大黄鱼、鲍鱼、海带、台湾高粱酒……浓浓的海洋味道吸引众多参会人员驻足参观、品鉴。现场还设置了打鱼丸、做肉燕的体验区,一解嘉宾们的乡情乡愁。

  据悉,5月12日至14日期间,还将举办“连江甄选·海上福品”海连江优品预制菜直播活动。“定海湾”岱衢族大黄鱼、东洛岛海带结、秋官郎鳗鱼丸、丹阳肉燕等一个个极富连江特色的渔业产品,在直播间里正式开卖。本次直播更是整合了市、县媒体资源,多平台联动直播,吸引了全国各地众多用户在直播间内下单购买,生动展现近年来连江县深入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促进了消费品工业创新发展的成效。

  记者获悉,在“海连江”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上,连江县采取“1+N+X”的模式,通过严格的质量把控,以“一品一码”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为抓手,筛选一批优质企业纳入“海连江”品牌管理,现已有25家企业加盟、超200种产品入驻。品牌授权连江夜市、连江烟火巷等多方使用,通过亚运冠军陈惠颖等代言,做到了家喻户晓。

  活动现场,15道极具连江“渔都特色”的美味,在北京福建大厦八闽食府闪亮登场!这桌“世界渔都·宴”由连江特色食材——大黄鱼、鲍鱼、鱼丸肉燕、红蟳、笔架、缢蛏等组成。以舌尖上的美食,助力“海连江”产品推广,更好向全国、全世界展示连江县作为“中国生态食材之都”“中国美食地标之都”的风采。

  据了解,本次推介周活动将持续到5月16日,期间还将举办6场专题推介,对福州现代物流城及百洋、亿达、乾动海上粮仓、奇新、瑞云等连江在地企业进行专题推介,向北京、向全国、向世界展示“世界渔都 连江福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