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林文滨:擦亮美湖水文化产业金名片

  河长名片

  林文滨

  泉州市德化县美湖镇党委书记林文滨

  小尤溪流域河长

  中新网福建新闻4月28日电(吴冠标 彭莉芳)河长制公园、千年樟树王、白鹭公园、龙湖寺……一条以“水”为主题的旅游路线,在泉州市德化县美湖镇绵延伸展。

  这条旅游路线,与当地的小尤溪一道,蜿蜒盘卧于泉州市德化县美湖镇,成为两道相得益彰的风景线,同时在诉说着美湖镇河湖长制精彩故事和亮眼的水生态水经济成绩。

林文滨(左一)到小尤溪巡河。
林文滨(左一)到小尤溪巡河。

  在河长制强力推动下,使小尤溪更加秀美焕发,从而带来了好生态,带动了旅游产业蓬勃发展。近年来,美湖镇年均接待游客3.9万余人次,为三个村脱贫致富,增加村财收入21.3万元人民币。

  是的,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是河长林文滨的头等大事,其主要目标就是要让小尤溪沿河文旅产业的持续“升温”,实现好生态和文旅和合共生。

  因为美 再累也不说

  发源于德化县九仙山南麓的小尤溪,从美湖镇美湖村蜿蜒而过,为当地孕育出一株树龄数千年的古樟树,彰显着当地自古以来的好山好水好生态。

  为了让好生态得以延续,林文滨煞费苦心。在小尤溪河畔,当地人们总能看到他或仰头思考,或低头检查,还时不时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的景象。

林文滨(中)到东坑里溪调研。
林文滨(中)到东坑里溪调研。

  这是他自2021年5月担任小尤溪流域美湖段、长林尾溪段河长以来的工作的日常,巡河、调研、制定方案、解决问题……一系列的工作如臂使指、得心应手。

  “大家常常问我,这样天天巡河,你不累吗?累了,看着这美丽的水和景就不累了。”林文滨笑着说。

  林文滨口中美丽水景,在数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小溪两岸垃圾乱倾倒、上游的养殖场将污水排放进河里,导致水质严重下滑,毫无美感可言。甚至,因水质下降,千年樟树王的生长也减缓了下来……

  这种状况让林文滨很痛心,“作为河长,我必须对河流的‘健康’负责”, 内心的一个决定,就把这副重担挑了起来。他相信,只要把河段内一个个问题解决,河湖生态自然会好起来。

  重现美 走好第一步

  在林文滨眼中,巡河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病症,第一时间解决。为此,他推出了“河长+路长”管理模式,并将全镇的河道保洁、道路清扫、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捆绑打包”给当地有经验的保洁企业,避免以往河道专管员和路面卫生保洁员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从此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进一步提升河湖管护水平。

  “除了河道垃圾清理,我们对接污水治理项目,建成了一座日处理量200吨的污水处理站及5公里配套管网,有效解决村庄生活污水治理问题。”林文滨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往往更有效率,但同时也要培养群众“爱水”意识、普及河长制文化、发动村民们参与“治水”,这才是长久之道。

林文滨徒步巡河。
林文滨徒步巡河。

  在林文滨的推动下,美湖镇还实施了小尤溪支流河道治理工程、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安全生态水系等项目建设,河道水质持续改善提升,小尤溪干流、支流均达Ⅲ类水质标准。

  “小尤溪是美湖镇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治理好水环境只是第一步。”林文滨认为,依托当地的水资源禀赋,用好生态赋能好产业,让当地百姓真切感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红利,才能更好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的热情。

  创造美 全域促振兴

  全民共同治水的策略,曾经也让村民不解:为什么要费力地围绕河湖开展生态治理?

  随着治水工作的不断推进,是生态环境肉眼可见地变好,河道内清水碧波,河道旁风景如画,村民成为第一受益者。由此,大家的不解云消雾散,自发的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不仅不再随手丢垃圾,河长办公室甚至还经常收到村民关于改善水环境的建议。

  林文滨牢牢地打下了“生态牌”的基础后,开始依托河湖长制,以小尤溪为脉络,规划全域旅游路线,将水工程与水文化有机融合,对美湖镇的大龙湖省级水利风景区进行提档升级,一幅生态休闲旅游古镇的蓝图缓缓展开……

美湖镇的千年樟树王。美湖镇提供
美湖镇的千年樟树王。美湖镇提供

  通过对当地祭祀活动、樟树王文化、河湖文化的挖掘融合,林文滨对河边步道等休憩环境进行了优化改造,配置木栈道、休憩凉亭,打造出亲水景观带,把水环境治理文化做到了人们的心坎里。2022年,美湖小尤溪(樟树王文化)被确认为福建省第一批河湖文化遗产。

  水好了、环境美了、游客多了,自然也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随着企业的加入,美湖村的文旅产业加快了发展步伐。眼下,星空露营基地等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林文滨也鼓励村民开民宿、开餐馆,乘着美湖村文旅发展的东风,积极创业增收。

  林文滨表示,接下来美湖村将继续遵循因水而生、依水而荣、向水而美的历史底蕴和时代脉络,打好“生态牌”,做深做透“水文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