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月10日电(刘坤文)“在和村干部一起进村入户中,我学到了他们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本次研学活动让我深入感受到泉港的文化底蕴,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回馈家乡的初心和决心。”1月9日,泉港区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座谈交流研学活动。全区各单位的引进生选调生共赴泉港区峰尾镇滨海“党建+”邻里中心、峰尾古城和海丝福船馆进行现场教学、集体座谈。

这是泉港区加强引进生选调生队伍培养的一个侧影。近年来,泉港区高度重视做好引进生选调生工作,注重精心“育”、严格“训”、用心“管”,推动引进生选调生在基层沉淀成长、淬炼成才。
“递进式”培养,打磨干事本领。“每个成长阶段的引进生选调生都有各自的能力特点,需要针对性开展教育培养,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泉港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为提升新入职引进生选调生适岗能力,泉港区建立“青蓝结对”导师帮带制,由所在单位“一把手”担任“政治淬炼导师”、所在村书记担任“群众工作导师”,为引进生选调生开展基层工作树标杆、明方向、赋技能,目前共结成帮带对子7对。此外,组建“进港扬帆”青训营,按工作年限编为3个“年级”,开办涉农政策法规、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工作方法等培训班,帮助引进生选调生填补从校园到农村工作的经验空白、实践盲区。对驻村工作期满的引进生选调生,实施“青竹培优”培训计划,由区委党校针对不同岗位引进生选调生开展“点单式”培训,全面提升履职能力,今年来共开设应急处置“沙盘推演”、公文写作“专家笔谈”、能力拓展“户外竞技”等个性化培训52场次。

“承压式”锻炼,打造过硬队伍。“我的后备箱里常备草帽、雨鞋,走遍了前黄镇的大街小巷、房前屋后,虽然晒得乌漆嘛黑,但确实很有成就感。”泉港区前黄镇科技副镇长、二级主任科员、引进生左青鹭说。泉港区坚持把基层一线和吃劲岗位作为引进生选调生砥砺品质、提高本领的“试金石”,实施“六线蓄能”专项行动,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有针对性地把引进生选调生选派到项目建设指挥部、招商引资办公室、抢险救灾第一线、乡村振兴主战场、信访维稳最前沿、创城创卫练兵场等“六个一线”蹲苗比拼、夺旗争先。2023年以来,先后选派10名引进生选调生到凤安片区开发建设指挥部、高新材料产业园区指挥部等岗位锻炼,4名选调生到市直相关部门跟班学习。针对引进生选调生阅历不够、经验不足问题,泉港区扎实组织引进生选调生开展国情调研,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农村基层治理、乡村文化建设等调研课题,定期举办调研工作推进会,推动引进生选调生了解社情民意、培养基层情怀、密切群众感情。其中,郭伟锋、郑立蓬等3名选调生国情调研报告分别获评全市一、二等奖。

“跟踪式”管理,打通成长路径。“组织村干部开展河道疏通清淤、整治铁路沿线乱搭盖现象、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翻开泉港区南埔镇凤翔村委会主任助理连坤波的成长档案,履职情况、工作成效一目了然。为进一步推动引进生选调生由“好苗子”成长为“好干部”,泉港区建立引进生选调生“成长档案”,采取“一人一档”跟踪培养模式,动态收录引进生选调生工作实绩、群众评价、年度考核、奖惩情况,全面掌握引进生选调生日常表现、成长轨迹。加强引进生选调生关心关爱,区委组织部定期开展座谈交流、谈心谈话,切实了解工作情况、生活状态。结合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程,将工作实绩突出、敢于担当作为的引进生选调生大胆提拔到关键岗位、重要部门,实现“成熟一个、使用一个”。换届以来,共有28名优秀引进生选调生得到提拔、晋升或进一步使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