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闽侯,有一张“网”,让人很安心。近年来,闽侯县着眼于有效破解群众组织难、常态管理难、突发事件处置难等问题,创新建立以“户—队—片—区”四级网格为基础的“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模式。
“网格+”管得了“细事”
全县14个乡镇(街道)、304个村居被精准划分为350个区、1928个片、13615个队,确保精细到户到人、分区到房到物。全面织密实体网格分布“主网络”,更加利于精细管理。

划好“网格”后,闽侯县按照个人自荐、群众推选、组织遴选等多种形式,配齐网格员队伍,搭建村级管理人员参与社会治理平台、无职党员履职作用发挥平台,还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倡议3千多名村(居)民担任网格队长。
“此外,我们还同步组建2323个网格党支部,将全县1396名民辅警、1144名医务工作者、339名基层人民调解员、9274名平安志愿者等力量牢牢‘钉’在网格内,满足网格基本服务需求,实现党建网格、社会治理网格、防疫网格‘三网合一’。”相关负责人表示。
“网格+”解得了“难事”
建立“区—片—队”网格微信群,和居民直接对话、点对点联系,及时解决居民诉求……近年来,甘蔗街道三福社区,充分运用网格微信群,勤“跑腿”解民忧,得到辖区居民的一致认可。


去年底,三福社区福安巷2号楼通往下水道的管道堵塞,居民通过网格微信群反馈诉求。社区实地查看后,并与居民沟通解决方案,于今年1月4日开工改造项目。期间,网格片长、小队长全程监督,就居民提出的建议积极与施工方沟通。1月7日,该项目竣工,从问题提出到解决不过十余天。
近年来,闽侯县积极运用“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通过微信群、小程序、数字乡村等线上平台,推行“村民说事、网格议事、支部办事、群众评事”四步工作法,在网格中搭建“合议庭”“大众茶馆”“板凳会议”等沟通平台,累计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1971件,调解矛盾纠纷4629起。
“网格+”经得起“急事”
“白沙镇大目溪花文堡漫水桥已淹没,禁止人、车通行。”“五保户岳依莲老人突发重病,马上请村医生上门就诊,如病情严重,即刻送镇医院。”今年9月,闽侯县遭遇特大暴雨,当地各网格员在各自网格值守巡查,声音在手机中源源传递着。


警报在村民中传达,村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网在“小团队、细网格”中铸就。这些应急事项得以迅速处置,有赖于闽侯县搭建的闽侯智慧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
闽侯智慧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将社会综治、城市管理、文明创城等47个处置部门、67个采集部门纳入“一张网”,形成“巡查—上报—分转—处置—复核”闭环管理机制,高效调动网格内各方资源力量,推动突发事件联查联处、快查快处。截至目前,累计按期办结17805件。
下一阶段,闽侯县将以主题教育为抓手,继续深化“小团队、细网格”社会治理体系,为加快建设“科教名城、产业强城、宜居新城”,推动闽侯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