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19日电 (记者 孙虹)在19日举办的癸卯年通淮关岳庙信众感恩活动上,包括37名香港关帝信众参拜团嘉宾和近400名五大关庙朝圣团信众代表在内的海内外信众齐聚泉州通淮关岳庙祈福祭拜,共同见证五路财神和福禄寿喜铜像揭彩和“泉州八宝”非遗礼盒发布,并欣赏通淮礼乐戏台专场表演。

福建泉州的通淮关岳庙香火鼎盛,是闽南最负盛名的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之一,分灵远播台港澳地区和东南亚诸国。
“此次感恩活动是对关公文化、关公精神具有生生不息生命力的最有力诠释。”鲤城区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张晞表示,关公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关公精神威震四海,关公信仰代代相传,关公身上体现的“忠、勇、仁、义、礼、智、信”蕴涵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理想,对国家面貌、社会风气、个人品格的影响尤为深远。
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数万座关庙,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魂归山西运城、头枕河南洛阳、身卧湖北当阳、神定福建东山、灵应泉州通淮”,一句话串联起历史渊源特殊的中国五大关庙。今年3月,由泉州通淮关岳庙发起、山西运城解州关帝祖庙组织的“中国五大关庙朝圣之旅”在泉州首发,至今已成功组织8次文化交流活动。
张晞希望,海内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以及全国“五大关庙”能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交流,常来常往;“期待通过以关公文化交流为载体,能够拓展各领域合作,携手共进,互助共赢”。

当天,五路财神铜像和福禄寿喜铜像正式揭彩。泉州通淮关岳庙董事会董事长陈庆元代表董事会,向捐赠方香港关帝信众李爱碧、施清海、施清游、林小强、陈国权等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铜像的落成不仅为通淮关岳庙广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景观,也为来庙信众及全国各地的游客送上了寓意美好的祝福。”
此外,“泉州八宝”非遗礼盒于此间正式发布。陈庆元介绍,设计研发这套能代表泉州千年文化底蕴的德化陶瓷、惠安石雕、锡雕、木偶头、木雕、永春漆篮、安溪铁观音、永春香等八种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它们代表着泉州传统物质技艺生产工艺,让古朴文化以另一种形式的大众化展现,让传统技艺跨界融合,结合泉州特色的保护和利用措施,意在让民间文化瑰宝更好地薪火相传。

高甲戏《跳加冠》、舞蹈《迦陵频伽》、舞蹈《鼓韵腾飞》、南音《百鸟归巢》、高甲戏《八仙拜寿》……精彩的礼乐戏台表演吸引众多市民、游客驻足观看,拍照留念。
据了解,在清代,泉州通淮关岳庙就设置有钟鼓堂和礼乐厅。陈庆元表示,“我们将致力于通淮礼乐古戏台的恢复和传承,引导众善信给予支持。”接下来,通淮礼乐戏台每周将安排2场常态化演出活动,集中展示泉州优秀的戏剧和艺术文化,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活化利用,也为全国各地的信众提供一个弘扬发展关公文化的平台,让通淮礼乐戏台成为泉州戏剧剧种和艺术表演集中展示的大舞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