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8日电(丁胜平)2020年来,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检察院聚焦“党建引领、业务共进”,切实发挥红色引擎的辐射带动作用,将“四精”理念融入未成年人保护格局,精心打造“青蕾之洲”党建微品牌,为持续提升基层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相关工作得到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和广泛好评,成为台江区一张闪亮的司法名片。
一、精细化管理--健全组织架构,凝聚工作合力。一是打造红色团队。以“关爱成长、从心出发”为宗旨,选拔政治素质过硬、具有奉献精神、业务能力强的青年党员组成“青蕾之洲”未检办案团队,由市优秀共产党员蔡志洪任队长,用党员的政治性增强未成年人保护队伍的纯洁性,用党员的先进性提升工作的凝聚力。二是坚持示范带动。院党组书记带头担任辖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躬身未检一线,实地走访校园、了解问题需求、过问事项办理情况,为干警履职树立标杆。院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党建+未检的具体举措,班子成员先后入校30余次,协助解决一批欺凌防控机制不健全、性教育相对滞后等痛点堵点问题。三是完善工作机制。高标准建立集执法办案、挽救帮教、心理咨询、法治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工作体系,并与台江区丫好青少年研学基地以及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合作,集中党员优势力量,联合开展相关工作。同时,组织其他业务部门业务骨干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同推进未成年人"四大检察"综合履职,形成全院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精优化服务--注重预防为先,打造立体普法。坚持党员志愿服务与未成年人保护统筹推进的工作方法,成立一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开展“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活动,用立体式普法助力社会法治意识提升。线上,采取“互联网+”模式,在台江区丫好青少年研学基地设置专属演播厅,录制专题普法课程,上传至微信、抖音、丫好云学堂平台供免费浏览,共录制短视频课程30多期,受众人次突破200万。线下,密切检校互动,每年检察官以“法治副校长”和“党员志愿者”双重身份到所任职学校实质化履职,以走访调研、问卷调查、交流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校园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精准普法。先后组织探秘检察院、普法情景剧、“小小检察官代言人”、模拟法庭、汉字听写会等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50多场,让青少年身临其境,在轻松生动的环境里汲取法律知识,提高懂法、守法、护法水平。普法之余,还通过邀请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引导未成年人从党史中感悟思想伟力、培育红色基因。
三、精准化帮扶--实行救护并重,传递检察温暖。落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实行对涉案未成年人的“双向保护”制度:一方面,加大对涉案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力度。根据未成年人罪错行为特点和教育矫治规律,全方位开展对罪错未成年人的专门矫治教育以及对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并主动争取、整合专业司法社工和党员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精准帮教,共同建立“政府支持、司法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帮教考察运行模式,开展帮教50余人。另一方面,扎实做好未成年被害人救助保护。建立法律援助、心理疏导、医疗救助、司法救助、亲职教育“五位一体”的“一站式”办案机制,累计完成询问84人;联合区政法委、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加强未成年被害人综合多元救助,累计开展司法救助10余件,发放救助金近十万元,开展心理疏导近百人次。
四、精品化履职--聚焦双融双促,争创一流业绩。将党员先锋作用和为民宗旨有机融于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以红色动能激发队伍活力,引导干警做表率、走前头、创佳绩,逐步实现以党建促履职。一抓理念融合。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促进干警在学习中凝心铸魂,厚植为民情怀,自觉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中。二抓目标融合。将未成人志愿服务纳入机关党建工作总体布局,作为支部特色亮点项目和重要载体,每半年一次向院党组进行述职,并在院机关党总支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党务培训、季度自查、督察整改等工作,切实提升团队履职专业水平。三抓业务融合。找准党建业务同向发力的结合点,着眼构建“捕、诉、监、防”四位一体格局,以检察履职彰显党员忠诚本色。严惩各类侵害未成年人人身财产权益的犯罪,及时监督纠正未成年人案件有案不立、有罪不究、重罪轻判等问题9件次。针对私人影院、电竞酒店、剧本杀、文身等新业态对未成年人保护不到位、行政机关履职不充分等问题,以提起公益诉讼、制发检察建议、与相关部们充分磋商推动行业治理,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的贾某某猥亵儿童案获评全省落实“春雷安全员”机制优秀工作案例。创新开展“督促监护令”工作,促进提升亲职教育水平,相关案例入选央视《守护明天》节目,拍摄的微电影《绝不放弃》,获最高检转发。另外,“青蕾之洲”工作团队先后荣获福建青年五四奖章、福建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称号,20余名成员获评市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星级志愿者,工作经验被省、市检察院推广。
未检护蕾,其路虽远,行则必至。台江区检察院“青蕾之洲”将继续秉持初心使命,用检心筑梦,用检爱护航,努力书写新时代党建引领与未成年人法治保护的生动实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