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第六届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两岸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

  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7日电 (记者 龙敏)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主办,《亚太经济》杂志社、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六届“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两岸融合发展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福州举行。

  参加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有来自中国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开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近30所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新华文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国流通经济》《社会科学辑刊》《经济纵横》等近30家期刊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嘉宾。研讨会围绕着新形势下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两岸融合发展、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等重要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探讨。

  开幕式上,福建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陈祥健在致辞中说,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在两岸融合发展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9月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在此背景下召开此次论坛,共同探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与两岸融合发展问题,一同分享学术期刊办刊经验,共商未来高质量发展大计,对于推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两岸融合发展、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副总编辑李军林在致辞中表示,亚太区域合作与两岸经贸关系学术论坛从2018年开始,至今已是第六届,持续关注和研讨亚太区域经济合作、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两岸经贸关系、新时期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等领域,记录专家学者在相关领域的学术轨迹和研究成果,大家共同见证了亚太区域合作和两岸经贸关系研究的不断深入深化,论坛上涌现出的学术成果,不仅为学术界提供了宝贵的学术资料,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了决策参考。本次研讨会开幕式由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亚太经济》杂志社社长吴肇光研究员主持。

  主旨报告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研究员围绕《印太经济框架下亚洲地区供应链的发展前景》开展主旨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张冠华研究员在《近期台湾“再工业化”现象与两岸产业融合发展方向》报告中指出,当前,要以大陆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经济产业拉动两岸产业融合发展。要以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为先导,在打造两岸共同市场进程中深化现代服务业合作,让更多台胞分享两岸融合发展成果。要以RCEP、共建“一带一路”拓展两岸供应链合作空间,共同应对国际供应链重构。

  福建社会科学院李鸿阶研究员在《美国产业链“替代”政策的经济效应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中指出,在美国实施产业链“替代”政策背景下,中国要立足优势掌握“全球供应链”布局主动权,依托世界独一无二的大市场和“两个循环”优势,积极吸引供应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到中国投资;依托共建“一带一路”、RCEP等区域性经贸协定,按照关键经贸伙伴的诉求与需要,促进供应链互联互通,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利益共同体;充分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提高供应链发展的“韧性”。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王中美研究员以《APEC元首会晤后的中美经贸关系:共生或两立》为题作主旨报告;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探索》主编陈伟光在报告《产业链重构下的全球产业治理:基于新型产业政策的思考》中指出,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产业治理,通过补链、延链、固链,巩固以我为主的产业链。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台湾研究中心主任盛九元教授在《两岸经济融合的进展与测度:投资视角》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福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更加有力地吸引台商投资。

  期刊方面,《新华文摘》编审李朱从寻找选题、期刊编辑导向与要求、如何规范引用文件文献等方面,阐述了如何产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刊物部主任华迎教授介绍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期刊及其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助力学术创新的目标宗旨。

  12月2日下午,研讨会设置“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和“两岸融合发展”两个平行分论坛。“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分论坛由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张宏教授和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何伟副编审主持,学者们围绕亚太区域合作、亚太经贸规则、“一带一路”、产业链重构、跨国投资等议题开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林跃勤教授和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许培源教授对报告做了点评。“两岸融合发展”分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主编刘佳雁研究员和福建社科院现代台湾研究所所长苏美祥研究员主持,学者们主要围绕两岸产业融合发展、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等议题展开报告陈述,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李月教授和闽南师大两岸一家亲研究院副院长吴凤娇教授对报告做了点评。分论坛上各位专家报告精彩纷呈、讨论热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学者与学术期刊对话交流”环节由《上海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李正图研究员主持,分别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沈伟教授、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陈星教授、同济大学德国问题研究所胡子南研究员、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李冬新副教授、广东省社科院《南方经济》执行主编万陆、《云南财经大学学报》主编叶文辉、北京市委党校《新视野》副主编马相东、《福建论坛》杂志社副总编林秀琴共8位嘉宾,围绕“学术共同体协力建构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主题进行对话,并与现场参会嘉宾提问互动。该环节及议题对于促进期刊和学界交流共融,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建设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此外,为深化期刊开展办刊经验交流,12月1日晚,本次研讨会首次设置“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参与论坛的近30家期刊围绕办刊的经验、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交流,为新时期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思路。

  本次研讨会闭幕式由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杂志社副主编黄启才研究员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经济编辑部主任张皓致闭幕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