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2月2日电 “虽然这是一条乡镇公路,但是车辆挺多,每年都会发生几起交通事故,以前每到这路口都得减速看看,反复确认有没有人和车,现在改造后,视野一下开阔了,左右情况都很清晰,还增设了减速带和警示标志,很有安全感。”一位家住高唐镇赖地村的村民不禁感叹道。这位村民所提的路口是高唐镇Y061赖赖线赖地口,是我市将乐县农村公路“微改造”整治的一个缩影。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安全可以说是群众心目中的重中之重,为了切实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三明市交通部门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立足实际,出台市级专项补助政策、明确“微改造”排查标准,紧密围绕交通事故涉及的“路”、“环境”两个因素短板,在排除酒醉驾、机械意外故障等非正常事故数据后,组织技术人员逐一现场勘察,精准研判隐患成因,在满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打好综合整治组合拳,变被动防为主动防,形成“一路一设计”、“一点一对策”,最大限度消除隐患。截止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微改造”项目已完工185处,在建1处,总投资约2599万元。
经评估,已完工整治点整治前后1年交通事故起数大幅下降,未出现亡人事故,通过“微改造”达到“大效果”,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满意度得到提升,而平均改造费用不足14万元,真正实现用“小投入”实现“大改善”。
下一步,三明市交通部门在确保完成2023年工作任务基础上,进一步做好2024年项目谋划工作,加强已完工整治点成效跟踪评估,同步开展“微改造”指导手册编制,在全市普通公路推广“微改造”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的技术措施,打造公路安全“微改造”3.0版,在保障公路交通安全通行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夯实道路安全基石。(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