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省台办副主任钟志刚一行赴莆田开展涉台普法宣讲活动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4日电(记者 林玲)12月4日是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11月24日,福建省台办副主任钟志刚一行赴莆田开展普法宣讲活动,旨在引导台胞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合理合法反映诉求和依法维权。

  一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台商台胞投诉、求助、信访工作,要求切实做好台商台胞投诉求助调处工作,努力维护台商台胞的合法权益,不断创新调处机制,化解涉台矛盾纠纷,福建台商台胞投诉求助事项的调处和信访接待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图为宣讲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南轩 摄
图为宣讲活动现场。中新网记者 李南轩 摄

  2022年5月1日施行的《信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出台的第一部全面规范信访工作的党内法规,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信访工作、更好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对福建探索创新涉台维权工作机制,更好地服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和深化闽台经济社会融合具有积极的作用。

  钟志刚在宣讲中介绍了《条例》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对台胞台商关心的网络、书信、走访等信访渠道,信访事项处理流程、时限,如何依法有序信访等热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解读。

钟志刚在宣讲中介绍了《条例》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中新网记者 李南轩 摄
钟志刚在宣讲中介绍了《条例》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中新网记者 李南轩 摄

  此外,钟志刚还向在场台胞台商介绍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中与“加强台胞权益保障工作”相关的内容。如鼓励台胞担任仲裁员、调解员、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检察联络员及司法辅助人员;完善台胞在闽就业、就医、住房、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等制度保障,依法依规将在闽台胞纳入大陆社会保障体系;加强两岸仲裁机构交流合作,允许台湾民商事仲裁机构在厦门设立业务机构、开展涉台和涉外仲裁业务;持续优化涉台执法、检察、审判、执行监管等机制,不断完善涉台法律服务等。

陈銮介绍了涉台司法服务有关措施。中新网记者 李南轩 摄
陈銮介绍了涉台司法服务有关措施。中新网记者 李南轩 摄

  莆田中院民四庭副庭长陈銮介绍了涉台司法服务有关措施;海峡两岸仲裁中心副秘书长陈朝晖围绕“善用仲裁 化解两岸经贸争议”开展专题讲座;省委台办法律顾问、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林啸对《民法典》中台胞台商经常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帮助在座台胞了解大陆法律法规。

陈朝晖围绕“民法典担保制度及司法解释”开展专题讲座。中新网记者 李南轩 摄
陈朝晖围绕“善用仲裁 化解两岸经贸争议”开展专题讲座。中新网记者 李南轩 摄

  在座台胞台商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宣讲,进一步加深了对依法文明理性表达诉求、合法合理维护权益的理解。

林啸对《民法典》中台胞台商经常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中新网记者 李南轩 摄
林啸对《民法典》中台胞台商经常关注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中新网记者 李南轩 摄

  近年来,福建省台办积极营造服务台商台胞的良好环境,着力打造以“台商投诉协调中心、台胞台企服务中心、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涉台检察联络室、涉台调委会、‘12345’便民服务涉台热线”为重点的“两中心两室一会一线”的台胞维权平台矩阵。除了省市台办依法定职能设立台商投诉协调中心外,已设立44个台胞台企服务中心(服务专窗),覆盖全省半数以上县区,已设立台胞权益保障法官工作室60个、涉台检察联络室61个、涉台调委会41个,已推动全省“12345”便民服务平台整合承担涉台服务热线职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台胞台企维权平台矩阵,为在闽台胞台企提供便捷化的司法服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