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巧用司法建议 打造道交纠纷治理新模式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4日电(杨小芬)为进一步深化诉源治理,集美法院立足审执职能,不断延伸服务,通过司法建议、共建共治、联合普法、智慧建设等方式,深化道交纠纷诉源治理,推进平安建设。

  近日,集美法院后溪人民法庭(以下简称后溪法庭)在审理一起交通事故案件中发现,案涉肇事车辆购买商业险金额过低,无法全部覆盖该案原告的损害赔偿金额,同时肇事司机存在超速行驶、未按规定超车或逃逸等交通违法行为。

  后溪法庭立即对近两年审理的货运企业涉人身损害纠纷案件进行排查梳理,经总结发现货运企业存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足等问题,于是向厦门市集美区建设与交通局发出司法建议,建议其强化企业监管、做好企业引导帮扶,提高货运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该建议书发出后,双方就企业引导帮扶、风险防控方面达成高度共识,并共同开展了全区运输企业安全培训会,起到“发出一份、教育一片”的良好效果。

  为跟踪了解司法建议落实情况,集美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柯俊龙带队走访辖区某物流公司,主动开展司法建议书“跟踪回访”工作,了解该企业在落实企业规范管理的整改举措,调研企业参与道路交通运营难题,针对该企业在车辆人员监管、车辆投保等方面进行指导,并提供法律建议4条。

  近年来,后溪法庭持续聚焦道交纠纷治理重点,找准治理难点,助推道交纠纷诉源治理。

  党建结对,组建纠纷治理“主力军”

  与厦门市公安局集美分局集美交警大队党总支就定期联合普法宣传、搭建业务交流平台、畅通信息互通共享、联动化解涉诉矛盾等内容签订党建联创协议书。双方联合开展普法宣传、主题党日、道交纠纷诉源治理交流会等活动7场,进一步将群众需求落实在基层,切实提升道路交通治理成效。

  精准普法,织密交通普法“宣传网”

  深入研判道路交通参与主体特点,重点选定驾校成员、违反交通法律法规的驾驶员为年度普法重点对象,先后走进集美交警大队“满分学习室”和辖区某驾校,就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保险理赔、交通案件审理等内容开展精准化普法宣传,现场发放宣传资料120份,提供法律咨询25次,普法受众138人次。

  此外,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电动车出行交通问题,走进辖区电动车保有量较高的村居、中小学,为近一千名群众开展“需求式”普法,进一步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科技赋能,打造高效解纷“主引擎”

  在全市率先推广使用道交一体化平台诉前鉴定新功能,当事人可通过该平台在线远程开展诉前鉴定申请、鉴定材料提交和质证,参与摇号或指定鉴定机构,实现诉前鉴定“一网通办”,切实提升道交纠纷化解质效。

  自集美法院上线“道交一体化”平台以来,运用平台调解道交纠纷1814件,调解成功1688件,调解成功率93.05%,申请司法确认案件1456件,占全区道交案件的48%。

  接下来,后溪法庭将继续深化运用司法建议,主动融入道交纠纷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司法建议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推动司法建议能动治理道交纠纷机制落实落细,助推道交纠纷诉源治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