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3日电 (夏钟)为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厦门市蔡塘学校总支部委员会22日举办第三届“食悦杯”家务劳动技能大赛。

厦门市原副市长、市教育基金会董事长潘世建,厦门市旅游协会书记、市烹饪协会名誉会长汪沂增,厦门市团餐供应链协会秘书长廖学京,厦门市蔡塘学校校长丁敏健和湖里区多家食品企业负责人出席本次活动。部分家长代表受邀现场观赛。
主办方介绍说,比赛分四阶段进行,首先是“洗洗涮涮”环节,参赛选手需在10分钟内将沾有油渍、笔墨、灰尘的校服清洗干净,评委通过校服洁净程度、晾晒平整度等进行评分。
第二赛段起,考验学生的烹饪能力,参赛选手需统筹资源、通力合作,每班选手需完成两荤一素的菜品,每道菜限时15分钟。
第三赛段,要求每班指定两名学生,现场烹饪一道家乡特色小吃。据了解,蔡塘学校有众多的外来员工随迁子女,来自全国400多个县。“家乡特色菜”赛段,给与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鼓励学生通过烹饪菜品,展现家乡风采。
最后,由蔡塘学校食堂主厨现场教学,详细讲述地方特色美食“厦门伊面”的制作方法,由学生上场操作,评分最高者获得“好学徒”称号。

丁敏健表示,今年是“食悦杯”家务劳动技能大赛举办的第三年,竞赛自初创以来便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支持。“本届竞赛在选手抽取、食材获取等方面都做了创新,给与学生更广阔的自主发挥空间。”
据介绍,在前两届比赛中,参赛学生所做菜品是固定的,学校直接将相同的食材提供给参赛学生。而此次比赛,厦门禾堂餐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现场特别设置了“禾堂爱心超市”,超市设有五元洗衣用品区、五元调味品区、二十元荤菜区、五元蔬菜区等。在这里,参赛学生需用学校统一发放的书签来换取食材。
丁敏健介绍说,我们给每班五张书签,并规定每张书签价值20元。参赛学生需要统筹协作,如何节省开支,合理规划预算,这是每个人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的问题。通过这种方式让比赛更接近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与协作能力。
比赛中,各与会嘉宾到厨台区域与学生沟通互动,并在菜品制作完毕后进行品尝,现场热闹非凡。

厦门市团餐供应链协会秘书长廖学京说,团餐供应企业在将食品配送给学生们的同时,也希望学生能真正了解到每一餐的膳食营养搭配知识,切身体会烹饪过程,只有亲身参与劳动,才更能了解到粮食的可贵,在今后的生活中避免餐饮浪费。
在全程观看本场竞赛后,蔡塘学校七年九班学生家长邱女士表示,这次活动能让孩子真正参与家务劳动,对生活有更真切的感受。未来我们家长会鼓励他去承担一些家务,与学校形成合力,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