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21日电(王旭洁 林秋燕 张卉)1988年,董文教从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成为了一名“路二代”。这一接,就同父亲一样,是30多年来的默默坚守。
入职之初,刚满18岁的董文教被安排到了最偏远的桃舟乡阔格公路站,从此走上了风雨相伴的养路生涯。修补路面、平整路肩、疏浚涵洞,他边做边学、边学边做。辛苦枯燥的工作,让他也曾怀疑过自己的选择,但想起儿时父亲在路上辛苦劳作的背影以及对他的叮嘱,他便坚定了为公路奉献一生的想法。

因学习能力强、工作能力突出,董文教迅速成长,担任彭亭公路站站长。彭亭公路站管养着41公里的干线公路,包含了18座、112道涵洞。面对繁重任务,董文教深知现代化养护的重要性。为此,他一面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参加各类专业培训,一面向工程技术人员请教,汲取实践经验,养护专业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为提高公路站整体养护水平,他采用了“以工代训”的方法,通过在日常养护作业中不断地讲解和练习,带动站员们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全站职工的养护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他还密切关注站员们的生活和心理动态。繁重艰苦的工作之余,他经常与职工促膝谈心,尽力帮助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他还通过组织养家禽、种蔬果、增设体育设施等措施,改善公路站的生活条件,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营造以路为业、以站为家的良好氛围,把站员们紧紧团结在一起。

在董文教带领下,彭亭公路站迅速成长为一支能超前适应公路现代化养护需要的养护队伍,成为全县公路站的养护排头兵。优秀的养护队伍也带来了优秀的成绩,彭亭公路站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福建省工人先锋号”和省、市、县级“先进公路站”等荣誉,他本人也获得了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泉州市最美养路工”等荣誉。
诸多的荣誉并没有让他停下奋进的脚步,反而成为鞭策他前进的动力。台风肆虐期间,董文教带领养护队伍天天忙碌于管养路段的日常巡查和抢险,保证管养路段的安全畅通。此外,董文教更是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主动支援灾情严重的兄弟班站。在莫兰蒂台风时,澳江公路站管养的国道358线仑苍路段路树倒伏上千棵。董文教见此便统筹安排抢险力量,带领一支抢险队伍到此路段支援抢险,油锯、装载机、自卸车各种设备齐上,在该路段忙碌了4天。该段道路的及时抢通,为全县救灾物资运输、生产自救,提供了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又一次台风期间,湖上公路站灾情告急,养护路段溜方十余处阻断交通,抢险力量不足,抢险物资、人员无法进入。董文教向上级请示批准后立即带上人员、设备到场支援,经过紧急抢险,将原县道340线打通,确保群众及抢险队伍的往来安全。
无数个应急抢险的日夜,他始终坚持战斗在抢险抗灾的第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公路人肯吃苦、有担当的模范风貌,并以此带动全站养护人员全心全意投入到公路养护事业中来。对于这位老黄牛般的站长,同事们无不深表佩服与敬重。而他对此总是淡淡地付之一笑说,这才是公路人的本色。

作为公路养护战线一名普通的养路工,董文教把自己美好的青春和满腔热情毫不吝惜地铺洒在公路上。
公路养护的事业是平凡的,然而又是崇高的。董文教用自己的无私奉献、默默坚守生动诠释了这样的平凡与崇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