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13日电(陈凯龄)2022年5月12日,“法律特派员”制度实施以来,顺昌法院勇踏征程,勇蹚“新路”,坚持把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重点任务,主动服务行会商会、工业园区、特色重点企业,为助力辖区企业高质量发展出新招、出妙招、出好招!
不止是“特派员” 更是“桥梁和纽带”
“是你们的帮助,让我看到了政府和法院对民营企业的厚爱,我现在更有信心去开拓发展。”福建省顺昌县鑫筑巢有限公司经理黄武带着“法特派”余世强参观厂房时高兴地说。可以看到,厂房内新引进的贴面设备加紧运转,工人们有序地忙碌着……
原来,2021年,鑫筑巢公司承租了森华滋公司的厂房和土地用于生产经营,并对旧厂房进行了修复和扩建。而此时,森华滋公司是处于停产状态的被执行企业。为加速兑现申请执行人权益,顺昌法院于2022年对涉执财产进行了拍卖,鑫筑巢公司成功拍下所有厂房和土地。
“然而,在办理产权过户时,由于原所有人的产权面积容积率不达标,土地部门不予办理过户登记。”承办这起案件的法官余世强回忆。
能否给予企业扩建缓冲期?能否对企业在承租过程中扩建的房产依规不予计税?如何解决原企业拖欠工人工资的问题?……许多疑惑萦绕在余世强心头,努力谋求着最合适的解题方案,并多次前往相关部门予以协调。
最终,土地部门同意给予森华滋公司扩建缓冲期,对于鑫筑巢在经营期间增建厂房的问题,税务机关依规定对其不予计税。
通过法律特派员的连接,鑫筑巢公司顺利办理了施工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土地转让手续等。目前,企业经营良好,产值达到2000万元以上,完成了“规上”企业的入库申报。
正如南平中院分管法律特派员工作的副院长王建敏所说,“法律特派员不仅是法院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也是企业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纽带。”
一年多来,顺昌法院共指派12名优秀法官作为“法律特派员”深入通源硅业、和兴实业、升升木业等170余家企业调研座谈245次,解答法律问题400余条,解决实际困难30余项,切实做好了联系党委政府和民营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充分培育了安商暖商的“沃土”。
不仅要“知企需”,更要“出招和指路”
“因我企业与外单位存在签订合同关系,请法律特派员到我单位开展普法工作。”2023年5月22日,“法•企直通车”平台收到一份来自福建顺昌炼石水泥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小明的留言。
收到留言后,顺昌法院立即安排“法特派”郑彪前往开展“企业合同法律风险管理”专题讲座,并及时在线上对企业提出的需求进行答复。
为确保普法讲座更加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指导性,郑彪通过电话与企业取得联系,询问公司在签订合同过程中是否存在对对方实际履行能力审查不严等情况。
5月25日,郑彪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司法需求,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开展法治讲座,并将整理好的《防范合同签订风险“6大注意事项”》手册分发给企业相关人员,帮助企业规避风险点,从源头上守护企业经营安全。
“这个月,我们根据法官建议,重新修订了设备采购、工人用工等6个合同范本。签约时,也会注意审查对方公司的出资情况、资质条件等,”李小明反馈,“我现在知道了,这些在以往被我们忽略的事项,都对合同实际履行有着重要影响。”
自南平法院“法•企直通车”平台启动至今,顺昌法院“法特派”已指导福建省云宇机电有限公司、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福建顺昌升升木业有限公司等顺昌县域522家民营企业成功注册登记,线上、线下提出风险防控建议、对策64条,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对法院的认可度,有效搭建起司法护企“连心桥”。
不单应“案件结”,更应“赋能和加力”
“企业债务关系较为复杂,债务没着落,企业也很难运转。企业目前在职职工就有580余人,若就此停产,企业资产不仅将迅速贬值,全体职工也将面临失业。”企业总经理林桂贵十分担忧。
2022年10月,顺昌法院受理福建榕昌化工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后,旋即成立合议庭和专案组,制定《关于稳步推进榕昌化工破产清算案件工作方案》,全力推进破产案件稳妥进行。
“这家公司曾获得“福建名牌产品”“南平市突出贡献奖”“顺昌县年度纳税大户”等60项荣誉,发展前景可观,”承办这起破产案件的法官王小梅也是一名法律特派员,她说,“如能重整成功,可以最大限度保障债权人权益,保住580余名工人的‘饭碗’。这不单是结案的问题,更是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问题。”
2022年12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顺利召开后,顺昌法院引导管理人开展预重整工作,多次就融资模式设计、融资平台搭建、监管机制完善等相关事项与县委办、财政局等相关部门联络协调,共同为帮助企业解决破产重整“启动难”“融资难”等痛点。
经过大量细致的工作,榕昌化工逐渐摆脱破产“枷锁”。2023年5月,福建凯迅投资有限公司、福建泰昌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等公司向管理人提交了投资意愿申请书。“本来对重整的事情不报什么希望,没想到,在法院的推动下,已经有4公司想要进行投资了。”林桂贵有些激动地说。
为保障投资顺利,王小梅组织管理人对申请投资企业的信用情况、涉执情况进行详细审查,指导管理人制定《意向投资人评选方案》,综合评审出福建凯迅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正选投资人。
2023年8月25日,榕昌化工顺利举行重整交接仪式,管理人向投资人移交财产和营业事务。目前,该公司全体职工均继续在岗工作,企业生产、检修、采购、销售等工作持续稳定进行,企业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留。
顺昌法院也将依法指导管理人监督重整计划草案的执行,确保草案的落实。同时,根据企业重整进展状况,及时梳理风险点,通过司法建议、法律培训等方式,提升企业预防风险和化解纠纷的能力。
和兴实业有限公司是顺昌县经济发展的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今年年初,该企业计划实施百吨电弧炉技改,全面扩充产能。“我们承租厂房和设备已经快6年了,年均租金1000多万。今年,为了实现产能置换已经增加投入6亿多,顺利通过验收的话,可转为正式生产,在市场允许的情况下,我们的年生产能力能达到100万吨。”为了尽快解决验收的问题,福建省顺昌县和兴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楷东很着急。
经了解,和兴实业的厂房、生产设备都是从宏丰实业承租而来,而宏丰实业因经营不善,深陷债务纠纷,已经成为被执行人,出租的厂房和设备都处于法院轮候查封的状态,导致相关的验收无法进行而陷入僵局。
企业负责人着急,“法特派”更着急。“法特派”旋即前往当地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咨询结症所在,在得知涉案厂房和设备仍处于南平中院轮候查封状态时,第一时间向南平中院执行局反馈实际情况,寻求解题思路。南平中院立即对企业请求事项进行研究,并主动与顺昌县自然资源局沟通协调,同意在保持“活查活封”的前提下,允许对产能置换相关项目进行验收并办理有关权属登记手续。
2023年10月中旬,和兴实业顺利通过项目验收。“谢谢你们为我们解决了这样一个大难题,技改项目验收后,我们用电成本节省了1000多万元,年产值预计有45亿元。”黄楷东激动地向“法特派”表达感激。
在践行“法律特派员”机制的这条“新路”上,顺昌从保护企业家创业热情、帮助经营者纾困解难的角度出发,坚持能动司法,抓前端、治未病,已帮助全县37家重点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突破发展瓶颈,为鼓励、支持、引导、保护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司法动能,搭起了法院和企业之间的“连心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