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纪念游酢诞辰970周年暨闽台(建阳)乡情主题交流活动闽北举行

  中新网福建新闻11月7日电(叶国宝 陈沁林)适逢“程门立雪”成语主人翁之一的游酢诞辰970周年。10月底,游酢故里——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长坪村,170余名闽台游氏宗亲及文化学者举办纪念游酢诞辰970周年系列交流活动。

  建阳是福建省最早设置的五县之一,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和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的故里。早于两位先贤的游酢,以尊师重教、吾道南矣、传学善举的典故而备受后世推崇。

  在中国历史文化传承进程中,游酢为程颢和程颐的理学南移和朱子理学的兴盛,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被誉为“闽学鼻祖”。

  两岸游氏宗亲举行传统祭祖仪式之后,参与廌山书院复建启动活动。书院是中国古代士人讲学授徒和著书立说的主要场所,是文化积累与学术传播的文化教育机构。游酢,号廌山,廌山书院即为游酢在家乡所创建。他在此编撰《论孟杂解》《中庸义》等著作,数百年来也为当地培育了众多优秀人才。

  廌山书院复建启动仪式建阳区台办供图
廌山书院复建启动仪式建阳区台办供图

  “两岸血脉相连,台湾游氏宗亲时常组团来建阳祭祖联谊。”早在2002年,建阳成立游酢陵园筹建会之际,台湾游氏宗亲游岳勋就出任理事长。前后5年,游岳勋发动两岸宗亲捐资300多万元人民币,并按游家祖上《家训》的遗愿,将游酢的衣冠冢从安徽的含山县迁移到故里安葬,实现了“水之有源,树之有根”的千年梦想。

  游岳勋对此非常自豪:“先祖酢公,一番美举,千古流芳。作为游酢后裔,我希望通过宗亲联谊的方式重温祖德,代代相传。”就读于台湾金门大学大四学生的游腾泓感慨:“我的祖辈明代就移居台湾。今日所见,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思源报本、敬祖尊宗。”

  今年以来,台湾章氏、朱氏、郑氏、宋氏等跨越海峡,纷至沓来,赴南平寻根祭祖并参访交流。在一系列宗亲联谊交流中,两岸同胞人员往来更加常态,感情联系更加紧密,凸现了“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的社会氛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