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10月23日电 (洪翠同)“线路通道无树障隐患,铁塔基础、绝缘子、金具一切正常。”近日,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输电运维人员运用无人机对220千伏福营Ⅰ、Ⅱ路进行输电线路例行巡视,确保输电设备情况良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这是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应用数字化手段开展输电线路运维工作的一个场景。
输电线路是电力供应的“主动脉”,是确保城市可靠供电的重要设施之一。国网福州供电公司积极响应国网福建电力“数字闽电”大生态建设,不断推进输电业务数字化转型,积极构建“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输电数字化运维模式,大力推广无人机、可视化装置运用,大大提高输电线路运检效率,实现供电更加安全可靠。
无人机应用巡检 效率再提升
9月7日,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输电运维人员来到福州森林公园,使用无人机对榕黎ⅠⅡ路开展日常巡视,他们只需在公园门口操作无人机飞抵铁塔上方,无人机就会按照既定航线对铁塔和线路进行全方位拍摄。
据了解,福州大部分输电线路跨越山区、林地,运维难度大。早期,巡视输电线路主要是以人工巡检的方式,主要是用望远镜查找缺陷甚至攀登铁塔逐个检查,一天只能巡视2至3基铁塔,巡视效率较低。随着福州地区输电线路规模逐年增加,线路运维压力激增,为提升巡检效率,2009年起,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开始探索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目前,无人机规模化应用已经在福州电网输电线路巡视中成为常态。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表示,从巡视效率来看,无人机在精细化巡检、树障扫描、通道巡视、红外测温等方面,能够大幅提高巡视质量、减少人员巡视频率,相比人工巡检,无人机巡检效率可提升6-10倍。
截至目前,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共完成16000余基杆塔无人机自主巡检航线规划,近4000公里线路通道三维建模,无人机巡检覆盖率达100%。
“千里眼”助力 监测更省力
走进国网福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全景监控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数字化大屏。这块屏幕显示的就是全景监控平台,监控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实时了解输电线路运行状况。
9月21日10时55分,监控大厅值班人员通过监控装置发现220千伏榕黎ⅠⅡ路通道内有吊车通过,且该吊车有停车作业的趋势,立刻联系该线路运维班组前去处置,有效避免了线路跳闸风险。
国网福州供电公司透露,近年来,为防范线下施工等外力破坏,以及山火、树障等给输电线路带来的安全隐患,国网福州供电公司大力推进输电线路可视化装置的安装和应用。输电线路上安装图像视频监控设备可实时监控通道环境,在线测温传感器、泄漏电流检测器、分布式故障诊断器等各种传感器可监测线路运行情况,这些先进设备都是输电运维人员的“千里眼”。
据介绍,“千里眼”的应用使得输电运维人员远在几十公里外也能实时了解输电线路运行工况,第一时间识别风险隐患,进一步提高输电线路供电可靠性。据了解,可视化装置应用后,输电线路缺陷隐患处理及时率提升39%,外破预警及反馈时长缩短65%。(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