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提升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长汀、屏南有实招

  我省把打通基层防汛能力“最后一公里”作为重要内容,以“十个有”为重点,即有值班场所、有工作制度、有应急预案、有隐患台账、有预警叫应、有应急队伍、有宣传演练、有通信保障、有物资储备、有避灾设施,全面开展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有效推动构建责任全面落实、上下衔接有序、响应快速及时、指挥高效顺畅、风险管控严格、应急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防台风工作体系。

  长汀:三落实三到位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防汛抗灾能力,持续抓基层打基础,提升乡、村两级防汛应急工作水平,打通防汛“最后一公里”。长汀县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

  落实机制,部署到位。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县、乡镇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进行专题安排部署,成立工作专班,提前谋划、主动靠前,组织全县各乡镇防汛能力建设情况摸底调查。同时健全完善“一机构三制度”(即防汛工作指挥机构,值班值守制度、干部下沉工作机制、财政投入保障机制),推动构建责任全面落实、上下衔接有序、响应快速及时、指挥高效顺畅、风险管控严密、应急保障有力的基层防汛防台风工作体系。

  落实项目,资金到位。共投入基层能力建设资金725.7028万元,其中上级资金投入202万元,县财政投入资金278万元,各乡镇投入资金90.3968万元,各村投入资金155.306万元。按照《龙岩市基层干部防汛操作规程和装备配备要求(试行)》的要求,根据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各行政村上报的干部数量配齐个人防护装备共计4062套。充分利用现有条件,不等不靠,对财政投入较小的、有能力自行承担的、现有基础较好的项目先行开展建设,对财政投入较大的项目列出具体清单,积极争跑资金,确保标准化建设有序开展、全面落实。

  落实责任,督导到位。将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纳入年度防汛重点工作,强化督导评估,以督促进。及时跟进标准化建设情况,通过督导推进建设进展,并针对建设中发现的问题难点及时解决完善,保证建设进度。建立并落实防汛工作“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的分级包保责任制,明确每一级包保责任人,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对全县试点建设3个乡镇、15个村采取现场查看、听取汇报、查看台账资料等方式,进行逐项验收。

  屏南县:明责任、建队伍、强督导

  为加强基层防汛抗灾能力,提升乡、村两级防汛应急工作水平,屏南县应急管理局扎实推进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全县11个乡镇共计160个村(社区)完成了乡村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

  健全责任机制。全县11个乡镇160个村居均进一步完善以乡村防汛指挥机构,乡镇完善了以乡(镇)长为指挥长、乡(镇)相关职能部门为防指成员单位的乡(镇)防汛指挥部。村(居)成立了以村主干为防汛指挥小组组长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并通过乡(镇)防汛抗旱预案明确了相关人员责任。

  加强队伍建设。县防指主要依托县消防救援大队组建完善了水上应急救援分队,配备了近5万元的水上救援设备。各乡镇均完善了乡镇级应急抢险队伍,全县有11支共计257人。同时160个村居均按照要求建立了村级应急抢险队伍,今年以来开展了16场应急抢险队伍培训和12场训练;且全县共为基层干部配备安全防护“五小件”1100套。

  强化督导评估。县防办通过深入乡(镇)、村两级,按照工作方案进行督导评估,采取现场走访调研以及查阅台账资料等方式,详细了解乡(镇)、村两级基层防汛能力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情况,督促指导乡(镇)、村两级补齐短板弱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