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29日电(方崇能) “叔,听说我们村以前每年六七月份都没水浇地,隔壁村的老杨为了争水差点跟人家打起来,真有这回事儿?”
“那时候别说种粮种豆,就连煮茶的水都没得喝,种出来的东西产量上不去,品质也不行……”立秋刚过,福建省长汀县宣成乡寨背村烟农池有和叔侄俩在田间察看水稻长势情况,坐在田埂边上闲聊了起来。

长汀古称“汀州”,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脉南麓,是闽粤赣三省边陲要冲,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县。长汀县宣成乡是开国上将杨成武的故乡,过去人们常说“上畲下畲、没水煎茶”,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道出了当地人的无奈,直到余田坑水源工程项目的竣工使用,宣成乡百姓才彻底走出了“等天下雨、靠天吃饭”的窘境。
余田坑水库位于长汀县宣成乡溪源村岩下自然村,是第三批国家烟基水源性援建工程。在国家、省、市烟草部门及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该水库被列为福建省“十二五”规划建设烟草行业水源工程项目之一。2015年6月,余田坑水库正式开工建设,承载着全乡人民的热切期盼,饱含了上级党委、政府对宣成人民的关心和厚爱,成为宣成乡水利建设史上的一件大喜事。
2020年4月,余田坑水库顺利建成并通过验收,还获得2021年度福建省“闽水杯”水利优质工程金奖。

“水库的建成运行,解决了我们全乡一万两千多人的农业灌溉用水问题,总共可以灌溉良田五千多亩,惠及全乡三千两百多户人。”宣成乡党委副书记杨灿明介绍,余田坑水库能够惠及溪源、下畲、寨背等6个行政村,为保障宣成乡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保障。
水利设施的建设,不仅缓解了村民们的用水问题,也让村民对农业发展有了新思路。
“以前灌溉水都没有,想种些水果也不行。”2021年,下畲村村民池启忠返乡种植近10亩百香果,还成立了百香果合作社。在他的带领下,20多户村民参与百香果种植,全村目前种植规模上百亩。“现在我的百香果不仅产量上来了,品质也更有保证,可以卖个好价钱。”池启忠既高兴又感激地说,前段时间刚采了一批果,每斤可以卖到14元,卖了将近2万元,今年的黄金果市场行情不错。
为民办实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为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宣成乡人民政府充分发挥余田坑水库的优势,推进人饮工程项目建设,引进了“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目前,一体化净水设备、清水池、污泥沉淀池、消防水泵等配套设施正在施工建设,建成后每天饮用水供水规模达1000吨。
青山怀抱里,碧水出平湖。如今,四季碧绿的余田坑水库就像镶嵌在绿水青山中的一颗明珠,照亮了宣成乡成千上万群众的致富路。在余田坑水库的“滋养”下,宣成乡绿野生金,群众生活更加富裕富足,一幅“仓禀实、五谷丰”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