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注重发挥统一战线引领作用,紧扣民营经济“两个健康”,以深入开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为抓手,找准党政引领支点,把握转型升级主线,聚焦招引提质扩面,全力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新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2261家,同比增长31.15%;7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入库税收6605万元,同比增长83.8%,工业用电量比增3.3%。
一、找准党政引领支点,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全力提升政府职能部门服务效能,当好民营企业引路人、推车手、服务员。一是实政策暖企业。出台《促进2023年一季度经济平稳运行十条措施》《武夷山市实施巩固拓展经济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首店经济招引发展若干措施》等惠企政策,更新惠企政策事项清单,累计兑付企业奖补资金242.5万元。探索制定政府补贴电力外线工程建设政策,将电力接入工程费用纳入土地储备成本,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轻装上阵。二是优机制强服务。创新建立“不叫不到、随叫随到、主动报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武宜商·五到”工作机制,推送各类惠企政策195条,合力化解诉前涉企纠纷304件。开展“一月一主题”座谈会18期,收集解决117家企业意见建议159项。持续落实“百名局长帮扶百家企业”工作机制,安排29名处级领导、34名科级领导“双挂点”服务71家规上企业,常态化开展“围炉话企”“企业家下午茶”“晚餐会”等活动24场,深化政企互通。三是搭平台促沟通。建立健全“免申即享”平台,将惠企政策按最小“颗粒度”细化发布,同时依托智能算法,变“企业找政策”为“政策找企业”,实现政策与企业智能匹配、精准推送,目前已上线24条“免申即享”政策,为企业退税减税降费8442万元。大力推广“南平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平台”,以“增信+征信”的模式,实现银企资源对接,上半年全市完成企业注册3275家,注册企业数目位居南平市第一。
二、把握转型升级主线,促进企业壮大实力。坚持把发展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不断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集链成群,进一步厚植民营企业发展沃土。一是推动绿色经济“新发展”。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出台《武夷山市关于金融支持“三茶”统筹发展行动方案》,围绕茶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绿色信贷+”工作模式,创新推出岩茶惠、三茶贷、农机贷、武夷岩茶快农贷等多款专属金融产品,有效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助力产业绿色升级。上半年,已累计授信4640笔,贷款金额达6亿余元。鼓励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8家企业列入重点技改项目库,总投资8.17亿元。推动武夷星列入福建省绿色工厂,美华实业、正华竹木列入省级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二是增强科技支撑“新动能”。持续巩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招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鼓励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创新成果产业化。2022年全市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1.53亿元。累计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17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拥有发明专利394个。5月,武夷山市上榜第二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三是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抢抓获批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机遇,大力实施“电商强市”工程,出台《武夷山市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十条措施》,进一步优化电商发展环境,引导和扶持电商集聚发展,不断探索有地方特色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目前,建成“武夷山乡村振兴直播基地”等电商平台6个,孵化电商青创企业50余家。全市共有电商(直播)企业3800家,网店1.1万家。上半年,全市累计网络零售额18.01亿元,比增15.3%,排名南平市第一。
三、聚焦招引提质扩面,不断增强发展后劲。把招商引资作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打好“招、落、服”组合拳,不断提升招引实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一是“服务+政策”保障,增强招商实效。出台《武夷山市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实施方案》《武夷山市“一把手”招商项目全程跟踪督办、闭环落实机制》等,统筹推进、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为“招大商、大招商”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健全高效工作机制,针对重点盯引项目,建立“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攻坚机制,专班运作、分级协调,力保项目签约落地。二是“线上+线下”联动,实现精准招商。搭建“武宜商”招商数字化管理平台,制定招商地图,建立重点目标企业库,编制“一把手”招商攻坚项目、老旧项目等动态管理手册,实现招商项目信息互通共享。推进线下多元招商,依托异地商会、乡贤,在北京、上海、广东、厦门等招商重点目的地创新设立“招商联络处”“闽北乡贤联络处”等招商机构,聘任异地商会会长为“招商大使”,推动项目人才资金回归集聚。上半年,全市重点在谈项目10个,总投资约129亿元;新签约项目20个,协议总投资43.2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个。三是“走出去+请进来”结合,拓宽招商渠道。以文旅茶、康养为主攻方向,紧盯大型国企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和关键性配套企业,绘制产业链招商地图,组建由处级领导带队4支招商小分队,通过对焦路径、驻外招商,主动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促进重点区域招商常态化。目前招商小分队洽谈对接意向性合作项目15个,意向投资金额超过199.7亿元,成功签约古茶道茶文化健康管理中心等4个项目,总投资27.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