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三明市“四抓”做好防汛防台风工作

  今年以来,三明市有效应对 11场强降雨、2场强对流和2个台风影响过程,成功防御第5号台风“杜苏芮”。

  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备汛工作,市领导多次到市防指部署防御工作,并深入一线现场调研督导。在启动防暴雨、防台风应急响应期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防指总指挥杨兴忠坐镇指挥,点对点调度重点地区23次。市防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严抓、准抓、细抓、智抓做好防汛防台风防御工作。

  一是严抓备汛关,垒好防御墙。汛前,各级各部门有力推进防汛备汛各项工作,明确各类防汛责任人和包村干部7000余名,修订完善应急预案2136份,开展防汛培训及演练约4900余场(次)。全市储有约2200万元的防汛救灾物资,配备781部卫星电话和2.3万余套个人安全防护“五小件”,落实各类抢险救援队伍282支4419人,设置自然灾害避灾点2300个。

  二是准抓核心区,画好防御图。三明市防指印发《三明市防汛重大隐患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关于全面开展高边坡隐患排查整治行动的通知》《关于全面排查自然灾害安全隐患的通知》等安全隐患排查文件5份,督促各级各部门按照“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的原则,持续对地质灾害点、高陡边坡、水库堤防、低洼地带等重点区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三是细抓措施策,打好防御战。严格落实预警与响应相联动,及时启动或调整应急响应级别,截至8月11日,市防指启动或调整防暴雨、防台风应急响应16次,组织相关部门会商部署37次,累计下沉干部6.8万余人次,转移群众3.8万余人次。

  四是智抓指挥体,提高防御力。进一步完善指挥平台建设,投入1500万元改造提升三明市防汛应急综合指挥平台,接入气象、水文、自然资源等部门相关数据传输专线网络和安砂水库等重点水库工情数据,推进防汛抗旱应急指挥数字化、智慧化。目前,该平台建设处于试运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