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6日电(林秀贞)近日,福建省女检察官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六次工作会议在福州连江召开。会议指出,要能动履职,服务大局,引领广大女检察官为检察事业建功立业。要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在检察工作各个岗位上发挥好“半边天”作用。要严厉打击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犯罪,完善妇女司法救助工作;深化未成年人全面综合司法保护。
近年来,连江县女检察官们秉承“未成年利益最大化”的司法理念,从女童保护、文身治理以及未成年心理疏导等方面着手,筑牢少年成长防护网。
检察护蕾,启动“女童保护”课堂进校园
为持续贯彻落实最高检“一号检察建议”,进一步提高在校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连江县检察院与福州“与你童行”团队签订检社合作协议,率先在全省启动“女童保护”一校一讲师工程。
目前,已将连江县城关、乡镇20所小学作为“女童保护”试点学校,其中2所小学由该院干警担任该校法治辅导员,协助学校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此外,选配40名教师参加线上培训和试讲,大力推动学校“女童保护”讲师,利用家长学校课堂或家长会时间,通过多媒体设备等方式为家长普及预防性侵害的知识。至今,连江县检察院已联合“女童保护”志愿讲师在该县多所小学、中学及乡镇法治薄弱地区开展儿童版、家长版及青春期版防性侵课程10余次,其中在1所小学实现低年级《爱护我们的身体》主题性教育全覆盖。
协同治理,推动文身领域未成年保护大格局形成
针对涉案未成年人文身多发现象和文身行业失管乱象,连江县检察院以制发检察建议为突破点,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文身行业的监管,推动形成文身领域未成年人保护大格局。
连江县检察院在办理刑事案件和进行社会帮教过程中,发现部分涉案未成年人文身覆盖后背、手臂、双腿,逐一询问后确认文身时没有核验身份信息,监护人事前均不知情。为全面了解当前文身行业经营状况及未成年人文身情况,未检干警随机走访辖区内部分文身服务机构、美容美妆店,发现部分文身场所对服务对象无甄别、在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向未成年人提供去除文身服务以及营业执照未载明“除面向未成年人”等问题。
就此,连江县检察院及时向连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连江县司法局、连江县卫生健康局制发诉前检察建议书,促成各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协力推进文身行业治理工作。县市场监督局出动执法人员85人次,排查经营主体42户,督促11家经营者变更经营范围为:“纹身服务(除面向未成年人)”,督促经营者在店面明显位置张贴警示标语;县司法局开展面向全社会的“未成年人文身危害”普法宣传,指导有关执法部门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县卫生健康局参与医美行业联合执法5次,下达整改意见书4份,予以立案查处5起,处罚金额17.2万元,指导县域医疗机构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以及在工作中引导有意愿“去除文身”的未成年人到正规场所进行咨询和服务。
“未”你而来,倾情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安抚和疏导,是检察机关借助专业力量关爱救助未成年被害人的有效方式之一。
在一起校园暴力犯罪案件中,检察官在对受害者小文开展社会调查、亲职教育过程中发现,小文在被伤害后变得敏感、焦虑,不愿出门,也不愿意与人沟通的情绪。于是检察官迅速与小文父母取得联系,在征得同意之后,邀请兼具家庭教育指导师资质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对小文进行心理疏导。考虑到小文还是初中在读学生,为了不影响小文的学业,心理咨询师为其量身制定线上线下心理辅导方案,线下采取沙盘游戏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疏导,线上通过答疑疏导,随时安抚小文情绪。同时,承办检察官和心理咨询师结合案件指出小文父母家庭教育应注意的问题,促使其重视和配合对小文的心理疏导工作,努力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避免孩子在家中受到“二次伤害”。
不仅限于做好受侵害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为全面提升对未成年被害群体的权益保障,连江县检察院联合县公安局建立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救助机制,2022年以来提前介入17起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且在提前介入过程中综合运用案卷审查、听取意见等方式,主动向侦查人员、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人、案件相关人员了解家庭经济、监护等情况,深入挖掘救助线索,依法向涉校园暴力、性侵害等案件的3名未成年被害人发放司法救助金2.5万元,向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属传递司法温暖。(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