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船政名门》出版 集中介绍40个家族传奇

  中新网福建新闻8月1日电 由福建文史专家刘琳和史玄之博士共著的《船政名门》,近日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发行。

  刘琳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第一套船政名杰的家谱,也被称为“一部福州海防家族史、一部特殊的中国近现代史、一部中国人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奋斗史”。

  图为复建的船政衙门。刘琳 供图

  1866年创办于福州马尾的船政,为晚清中央行政机构,设船政衙门、造船十三厂、船政学堂、船政艺圃、绘事院等。船政因坚持开放、持续创新,创下中国近代军事、科技、教育近百项第一,成为中国近代化海军的摇篮、中国近代海军教育和科技教育的发祥地、中国航空工业的首创之地、台湾近代化重要推手,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拥有重要作用和独特地位。

  《船政名门》分上、下两卷,共106万字,集中介绍了40个中国著名船政家族的源流、船政谱系、联姻与家族传奇,集中展现了船政家族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作用与地位。

  图为位于福州宫巷的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故居,沈家走出了五代船政名杰。 刘琳 供图

  书中介绍的40个家族,居于福州市鼓楼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区、福清市、闽侯县、闽清县等地,家族古祠保存完好,家族代表人物古厝90%左右犹存。因此,《船政名门》也被认为是福州古厝的历史档案。

  刘琳说,这40个家族中,有海军世家、造船世家、航空世家、军事教育世家、外交世家、戍台世家等。这些家族中的子弟,不但参加了中国近代系列抗击外侮的血战,也与一系列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关,还参与研发了中国第一艘巡洋舰、第一艘鱼雷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个水上加油浮台、第一架水上飞艇、第一艘核潜艇等。

  特别是,该书还详尽介绍了船政家族得姓原因、播迁福州经历、家族繁衍进程、名门形成原因等,分析了船政家族在继承、发展和壮大福建捍卫海洋国土文化传统中的作用与地位,以及海上丝绸之路与船政家族的内在关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