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弘扬工匠精神 奋进山海新征程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27日电 近日,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闽宁社会实践队前往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开展“研非遗传统文化,学红色工匠精神”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弘扬工匠精神

  红崖老巷子是以“千年隆德县,百年老巷子”为主题,改建打造的非遗小镇,包含书画、剪纸、刺绣、宫灯、砖雕等非遗文化。参观学习过程中,实践队员拜访了隆德非遗剪纸文化传承人杨国权老先生,杨老先生着重为同学们介绍红崖老巷子百年民俗文化的发展历程,并讲述红二十五军在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率领下攻克隆德县城后,在老巷子召开前敌会议的革命事迹。“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影响村民露宿村外”的清廉作风让队员们深感敬佩。

  在杨老先生的指导下,队员们以红五星和福建省花水仙为原型,制作了类型多样的剪纸作品,寓意闽宁山海情像五角星一样永远鲜红靓丽,鼓励同学们不忘初心,赓续红色精神血脉。

  协作闽宁 乡村振兴

  闽宁两省始终聚焦脱贫攻坚加强长期协作。实践队对接隆德县杨河村委,通过走访交流,了解杨河村主要产业、村民平均收入与日常生活情况,与杨河村委在支教、扶贫等方面达成共识。

  为了解闽宁协作发展现状,实践队在隆德县环保局引导下至“隆德县闽宁协作产业园”进行参观学习。环保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园内企业类型,包含农产品加工、中药才加工、文创产品制作等,并对产品展示区进行逐一讲解。

  在园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闽籍企业——宁夏黄土地农业食品有限公司和人造花工艺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均为残疾人士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出口创汇的同时带动当地百姓脱贫增收。队员们充分感受到闽宁协作对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意义。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共同参与实操工作,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为企业产品的销售路线与销售渠道,提供了一些具有参考价值的提升建议。队员们纷纷表示希望毕业后能返回家乡,运用在福建所学知识,投身到宁夏的乡村振兴。

  追寻红色光辉足迹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主席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诗词为巍峨险峻的六盘山注入勇敢坚毅、百折不挠。寻着革命先辈的光辉足迹,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闽宁社会实践队从“风展红旗如画”的长征起点三明市奔赴至胜利会师的六盘山下。队员们徒步攀爬2.5公里的红军小道,沿途上参观了“血战湘江”“四渡赤水”“遵义会议”“懋功会师”等长征路上发生的18个重大历史事件场景,身临其境,深刻领悟长征精神。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用400余组珍贵照片、220件文物、30余件艺术品生动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历史。同学们在场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重温红军长征胜利与中国革命重要转折,并在参观后至西吉县将台堡红军会师纪念园,向红军英雄敬献花篮,缅怀革命先烈。

  山海情谊是在革命精神的照耀下,融入闽宁人的血脉之中,必将激励着青年一代奋勇向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