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泉州鲤城成立闽南语研究会 三个项目现场签约

  今天上午,泉州市鲤城区闽南语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泉州市新华中心小学举行。

  成立大会上,鲤城区民政局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鲤城区闽南语研究会”的批复》,随后,鲤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志雄为鲤城区闽南语研究会授牌,并为研究会会长纪建强颁发证书。现场还举行顾问单位及顾问聘任仪式,聘请丝路语言文化中心(泉州师范学院)为顾问单位,聘任王勇卫、戴朝阳、陈燕玲为顾问单位专家,聘任林华东、王建设、李丽敏、林建强为顾问,今后,顾问专家将为研究会提供学术支持,提升闽南语保护、传承、推广的专业性和学术性。

活动现场。黄凯杰 摄
活动现场。黄凯杰 摄
梨园戏《玉真行》。黄凯杰 摄
梨园戏《玉真行》。黄凯杰 摄
闽南童谣《好家风,好福气》。黄凯杰 摄
闽南童谣《好家风,好福气》。黄凯杰 摄

  闽南语是闽南文化的基石,承载着非遗传承,连接着海外侨胞。“鲤城在闽南语的传承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鲤城坐拥世遗古城核心区,是泉州的城市文化符号,更有责任和义务把闽南语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纪建强表示,今后,研究会将以“保护传承推广闽南语”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全体会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汇聚民智民力,深入开展闽南语保护传承工作,夯实世遗古城的闽南语学习生态。

  鲤城区社科联主席吴湘霖表示,鲤城区闽南语研究会的成立对于推动鲤城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将助力创建世遗典范城。希望研究会加强闽南语保护传承推广工作,增强闽南文化活力,同时积极开展闽南语进社区、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增强全社会的闽南语保护意识,培育多层次闽南语传承人才。

  会上还举行了项目签约仪式,鲤城区基层老年学校闽南语传承宣传合作项目、“福娃乡音·泉腔鲤音”闽南方言角委托运营项目、“福娃乡音·泉腔鲤音”闽南语自学小程序运营合作项目等3个项目现场签约。

  其中,鲤城区基层老年学校闽南语传承宣传合作项目将由研究会组织人员参与鲤城区基层老年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吸引更多对闽南语、闽南文化有一定研究和兴趣的老年朋友加入;“福娃乡音·泉腔鲤音”闽南方言角委托运营项目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党建+”邻里中心、文化空间、学校、企业等公共场所,常态化开展活动,将线上平台资源引入线下阵地,打造公益闽南语自助学习空间;“福娃乡音·泉腔鲤音”闽南语自学小程序运营合作项目将以微信小程序为载体,设置多元课程、互动体验、语音词典三大模块,作为“福娃乡音·泉腔鲤音”闽南语公益自学平台线上平台。

  当天,现场还举行了“声音里的世遗·福鲤桐声”少儿闽南语才艺会演,《好家风,好福气》《一銙铜钱》《后生伓打拼,食老无名声》和梨园戏《玉真行》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来自辖区6所学校的孩子们以童谣、小剧、歌曲等艺术形式,传递闽南语的魅力,赢得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鲤城区闽南语研究会顾问名单

  顾问单位专家

  王勇卫 教育部丝路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

  戴朝阳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

  陈燕玲 泉州师范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教授

  顾问

  林华东 泉州师范学院原党委常委、副院长

  王建设 华侨大学文学院原院长

  李丽敏 福建省艺术学校讲师

  林建强 鲤城文史学会执行会长(记者 施远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