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正文

福建武平:90后返乡青年助力乡村绿茶走出大山

  中新网福建新闻7月6日电(陈彩琼) 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有这样一位卷烟零售客户——王桥,他是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第7代传承人,他努力和乡亲们一起让绿茶种植成为乡村振兴、村民致富的重要产业。

  “城里人致富靠街头,农村人致富靠山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深知农村人们生活不易,村民们日常生活开支就靠几亩地,收入很低。我的父亲在武平县新礤村种植绿茶,我从小就帮家里采茶、制茶,渐渐喜欢上了茶叶。”谈起返乡创业的初衷王桥说道。

图为王桥在茶园现场指导茶农种植茶叶。武平县局(分公司)供图
图为王桥在茶园现场指导茶农种植茶叶。武平县局(分公司)供图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经过实验种植和研究,他与村民们成功培育出绿茶新品种——“黄金芽”。“黄金芽”鲜叶金黄、干茶亮黄、汤色明黄、叶底纯黄,冲泡后的“黄金芽”朵朵金黄,仿若在杯中翩翩起舞,口感鲜爽、滋味甘甜。在龙岩市“红古田”杯绿茶茶王赛暨武平县第六届茶文化旅游节期间,这个新品种广受赞誉,被誉为“桃中帝”。

  “上大学期间,我常常去城里的茶厂里看别人是怎么制茶的。我们村里还是用柴火炒茶,大城市里都已经用电控设备了。”返乡种植茶叶的第二年,王桥提出了改良制茶的方式,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他在村里建设了标准化厂房,购买了一套全自动流水线电气化制茶炒茶设备,实行“柴改电”生产工艺提高茶叶品质。

图为王桥在制茶间为绿茶整形。武平县局(分公司)供图
图为王桥在制茶间为绿茶整形。武平县局(分公司)供图

  电气化制茶对温度、湿度、杀青、脱水都能按标准化控制,实现了茶产业与环境保护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同时,为了让农户掌握种茶技术要领,王桥积极组织农户进行技术培训。截至目前,王桥组织技术员集中授课20场次,现场指导培训农户280人次,组织技术员到茶叶种植户家中或茶园上门指导45次,帮助农户掌握技术要领。

  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户通过种植绿茶实现增收致富,王桥组织建立了“扶贫车间”,帮助困难户解决就业问题。同时,他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按照不低于市场价优先回购他们生产的茶青,让农户们安心种、放心卖,帮助困难户解决后顾之忧,2022年,他帮助28户困难户销售茶叶 5000斤。目前,村里的困难户都已靠种植茶叶实现了增收致富。

  为了帮助村民们一起发展绿茶产业,让更多人了解绿茶,王桥决心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帮助大家增加收入,让更多的人富起来。

  “我是在烟草公司的帮助下学习了短视频拍摄和直播技巧,通过短视频和直播让大家更加了解绿茶的种植、生产和制作工艺,让更多的人喜欢武平绿茶。” 谈起刚开始制作短视频和直播的场景时王桥说道。

  王桥通过直播、短视频的方式让农户的绿茶产品“产有所销”,武平绿茶深受福州、厦门、龙岩地区人们的喜爱。“一枝独秀不成春,满园春色新希望,只有大家一起富,才算是真的富起来。” 王桥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的农户种植茶叶。目前,武平县新礤村有220户农户种植茶叶,种植面积2000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