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福建新闻6月16日电(陈钦祥 洪华菁)“再过半个多月,等工程竣工后,我们就能喝上干净的自来水,不用担心夏季遇频繁停水困扰了。”近日,在福清市上迳镇前宅村,说起村里即将通上自来水,村民陈先生禁不住地喜上眉梢。

村民陈先生所说的工程正是上迳镇二期农村安饮工程提升改造工程。今年来,为加快推进和落实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福清市上迳镇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一、二期共涉及9个村6662户村民将喝上“放心水”,打通农村饮水安全的“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眼下,二期工程涉及4个村,目前已完成80%,今年6月底当地3000多户村民将喝上“放心水”。而一期工程涉及5个村,目前已完成设计、立项、预算、预算审核和公开招投标等工作,力争于今年8月份全面完工。
今年6月底 3000多户村民将喝上“放心水”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广大群众的民生福祉,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一直以来,为切实解决群众的饮水问题,福清市上迳镇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福清水务有限公司签订“总表管理”方式的应急式供水模式。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管网的老化、破损,以及实际使用的农村安饮工程管网无法适应真实运行的全镇“城市供水”矛盾在2022年夏季集中爆发。

以上迳镇前宅村为例,由于该村地势较高,供水管道铺设于安饮工程管网末端。去年8月,正值夏季用水高峰期,前宅村因水压不足导致无法正常供水,全村停水长达20多天。
炎热夏季,没有水,村民们的日常生活直接受到影响。“当时村民们每天只能买桶装矿泉水来做饭,洗澡、洗衣服更是成了难题,生活太不方便了。”说起去年的停水经历,前宅村村民陈先生则“苦不堪言”。
除此之外,去年夏季,上迳镇还有五个村村民需要实行“错峰停供水”,才能勉强度过夏季用水高峰期。对此,当地村民们也希望能从根源上彻底解决多年来困扰群众的饮水问题。
如何破题?今年初,上迳镇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实施“上迳镇一、二期农村安饮工程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建设工作,全面实现“一户一表”式的城市供水目标。同时,该项为民办实事工作也得到了上级的支持和帮助,上迳镇被纳入了福清市2023年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任务乡镇。
近日,在上迳镇前宅村,施工人员正在紧锣密鼓、加班加点地铺设安饮工程管网,现场一根根管道连接组建,一条条供水“动脉”即将涌流。“眼下正在建设的是二期工程,包括前宅村、上迳村等4个村在内,于今年4月份动工,目前工程已完成70%,预计今年6月底可全面完工,届时3000多户村民将喝上‘放心水’。”上迳镇水利站站长郑静雯说。

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并非易事。为全力推进该项工作,福清市上迳镇成立上迳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规范有序的工作格局和建设合力。同时,创新投资融资机制,采取镇自筹与争取专项债相结合的方式,入户配套工程由村民自筹资金予以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上迳镇还落实“减负、惠民”政策,向上申请专项资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五保户一律免收相关费用,并补贴一定金额的水费,减轻了群众的负担,增强了所有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上迳镇还结合福清市创新推出的村内管网“统管自建”模式(即“统一监管,自主建设”),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这一模式变“水务公司的事”为“每家每户自己的事”,做到了群众事群众办群众监督,充分调动了村民的参与热情,也推动了工程顺利开展。

郑静雯说,城乡供水一体化一、二期建设工程共涉及9个村,设计总户数共计6662户,工程概算总价约2200万元。目前另外5个村一期工程目前已经完成设计、立项、预算和预算审核和公开招投标等工作,力争于今年8月份全面完工。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事关乡村振兴、城乡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民生工程。“这一民生工程项目实施竣工后,将彻底解决全镇群众饮水难等问题,群众也将喝上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形成城乡‘同水质、同服务、同保障’的城乡一体供水体系。”郑静雯说。
从“喝上水”、“喝不足”到“喝足好水”,随着城乡供水一体化不断深入,供水网络不断织密,城乡居民共饮一网“放心水”在上迳镇也成为现实。(完)